1989 年2 月5 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艺术展”开幕约两小时后,当时26 岁的女艺术家肖鲁向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连开两枪。两声枪响立刻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对话》从此成为’89“中国现代艺术展”的标志。
时隔这么多年,仅从作品自身所蕴含的一系列悖论出发,《对话》仍然具有被进一步解读的空间。作品一旦诞生就同时获得了无限阐释的可能,正如王尔德在《道连· 格雷的画像》的序言中所说的,艺术之镜反映出的是观者本身而不是生活。无论是发生在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对话,还是两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虽然常常出现错位与隔离,但是对话的渴望与努力会始终存在。我们,作为观众,与已被聚焦并定格成为标志性作品的《对话》之间所进行的对话同时包含两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作品与艺术史之间多重对话的可能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自传+版权说明
评分不知如何吐槽只能呵呵呵了
评分不知如何吐槽只能呵呵呵了
评分好!
评分大家以为肖鲁的两枪是对准一个僵化的体制,其实,她是瞄向的那个侵犯他的老男人,失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