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上海,1937-1945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上海 历史 中国近代史 海外中国研究 知识分子研究 近代史 文化 抗战
发表于2025-02-16
灰色上海,1937-1945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海外汉学
评分WIN
评分在业已沦陷的上海,文学成为自我肯定和非难他者的霸权领域,集体义务和个人顾虑之间亦存在着多重张力,从而激发出三种知识分子的反应模式:隐退、反抗与合作。王统照借助“抵抗的启蒙”,同时反对附逆与教条式的民族主义,后期的隐退象征着其关注私人道德情操来作消极抵抗,却无法调和因道德理想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感和矛盾感;李健吾以参与政治为一种道德选择,创作《青春》作为抵抗话语的潜文本,坚持个人气节的价值、追求自由、疏离集体主义伦理,在经历个人肉体考验和写作《王德明》时投射的精神折磨后,克服其栖居沦陷区的罪恶感;《古今》杂志的作家群们赋予遗民一种新的意涵,强调生存为人性的基础,其随笔写作充斥怀旧意象和感伤情绪,为附逆行为辩解来消除道德困境,奚落公共道德而兴扬私欲,纵然表面上不亲日,却反讽地陶醉于名声和特权中自得。
评分这本书是写在1990年代初啊。那个时代,无论中国还是中国研究,和作者笔下的战时,其实思维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大程度上仍是非此即彼的摩尼教。说实话,渺渺人生,在时代面前,也就是扑腾几下。时过境迁,我们站在受难者和牺牲者一边,却不得不感叹幸(希)好(望)自己不身在其时。写出了各种考虑之下人性的复杂。让我动容的另外就是古典文化,包括新儒家和魏晋晚明,在一个特定的新时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意义。翻译质量相当感人。//作者刚博士毕业就拿到斯坦佛的出版合同,羡慕嫉妒恨!
评分选题好,译文也流畅。
傅葆石 1955年生于香港,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美国Colgate大学,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电影、法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中国史、香港史、电影史、电影与法学、电影与历史、美国种族史、比较文化等。编著有China Forever: The Shaw Brothers and Diasporic Cinema, The Cinema of Hong Kong: History, Arts, Identity,《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和《邵氏影视帝国:文化中国的想象》。
张霖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本书以王统照、李健吾和《古今》作者群为代表,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文本分析,记录了身处“灰色上海”的中国文人或隐退、或反抗、或合作的相互纠结的生存形态,细致逼真地还原出他们所经历的残酷精神拷问和无情的道德审判。本书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为我们记录了这段讳莫如深的民族精神史,更在于它向正统的历史叙述发出了挑战:究竟谁是汉奸?汉奸该怎样认定?谁能做出最终的判决?究竟该如何理解这段沉默的历史?本书带来全新的阐释。
战争爆发了,31岁的李健吾在枪林弹雨下继续过着一边备课一边每日在西郊散步的隐居生活,他和好友印象派诗人卞之林一起散步,两个人一边啃甘蔗一边讨论法国文学。 对于战争,我的想象过于简单,只想的是“民不聊生”,其实百姓的生活还是各有各的内容,生活永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
评分 评分 评分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光鲜与难堪的不同维度,但恐极少有如上海这般裂变与反差之大的,其流光溢彩的摩登都市形象与沦陷时期的极度晦暗,构成一座城市的两种面向。前者有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做了详尽透彻地研究,而后者,则在傅葆石的《灰色上海...
评分这学期选修了Prof. Poshek的这门Modern China,买了这本书一起读。说实话这本书比较难读,里面的句子太过冗长,为了还原事实也没把所有想法都写的很出彩。不过老师确实下了很多心血。不过老师本身的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上课的时候能听出来。不管如何从一个人的观点出发去纵观...
灰色上海,1937-1945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