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衡哲,又译为维拉.施瓦支,原名Vera Schwarcz,女,美国卫斯理(Wesleyan)大学历史学、东亚研究教授,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写成《中国的启蒙运动》。她从1979年底开始,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对张申府进行多次采访,又花了若干年时间整理与核对材料,最终完成《张申府访谈录》。
中国的今天与一百年前——20世纪初期同样面临着启蒙的时代命题,也可以说,经历一百年之后,启蒙的任务仍未完成,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复杂。而且由于现执政党执政后对历史的歪曲和刻意掩饰,大部分人不清楚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追寻“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所作的努力,...
评分文/杰夫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标志性事件,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犹如这个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任一历史事件一样,被不同群体、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用各类语言和视角进行解剖和阐释过了。 可是,大概在普通民众的意识里,五四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仍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
评分 评分文/杰夫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标志性事件,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犹如这个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任一历史事件一样,被不同群体、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用各类语言和视角进行解剖和阐释过了。 可是,大概在普通民众的意识里,五四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仍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
评分1919年5月4日,当罗家伦、傅斯年等振臂一呼,走上时代的街头时,他们可能不曾意识到这是一生中最辉煌壮丽的一刻,也开启了他们一生都摆脱不掉的青春期,更种下了他们一生中冒着血泊、炮火,诱惑、孤独,始终不离不弃小心呵护的精神火种。 在两千多年专制压顶、儒教浸染的暮气...
和原版一对才发现删了很多内容,而且也不是敏感的内容,只是译者自己觉得多余的部分
评分和原版一对才发现删了很多内容,而且也不是敏感的内容,只是译者自己觉得多余的部分
评分這本書讓我在閲讀的時候總是忘記作者是個外國人。時間跨度很大,從辛亥革命講到抗戰,還包含了一定的洋務維新和新中國成立之後。真正在講述五四的具體内容的只有第三章,前兩章則重點在五四前的文化準備,提出了“三代人”(飲冰著、疑古者和行動主義協者)的觀點。第四章講了當時的政治壓力,來自兩個黨派,讓知識分子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也使得第五章(1928-1938)發生轉變。第六章則是官方對於五四運動的利用。最後則是重點闡述了五四的“啓蒙性”和“救國",將前面聯合起來。
评分IR370 让人热血沸腾的一本书,在那个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年代,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方法才是救国觉醒的正途,然而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多久。怀疑与自信,孤独与自足,一群理想宏大的青年,一个思想迸溅的年代。回想五四,许多模式在八零年代依然可以看到,诸如不确定与责任感,西学与儒学,暴力与政治等。启蒙仍在继续,愿知识不死。特别一提的是,这版总序也是时代的缩影。
评分代际视角和启蒙/救亡两论还是很厉害的,但是论证的效度在哪里,海外汉学的隔膜总在于很难彻彻底底地进入材料,它变成一种理解的模式。p.s这个版本有不少排字typ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