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之业

伦理之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思想家。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之一,他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印度的宗教》、《古代犹太教》、《经济与社会》等。

【译者简介】

王容芬,旅德学者。1947生于北京,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翻译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对马克斯•韦伯作品的译介工作。1988年根据德文翻译了韦伯的两篇重要演讲稿,题名《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出版(稍后的冯克利译本译作《学术与政治》),还译有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最近她对这两种重要译作分别做了细致的修订。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德] 马克斯·韦伯
出品人:
页数:180
译者:王容芬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131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韦伯 
  • 政治学 
  • 哲学 
  • 伦理学 
  • 马克思韦伯 
  • 伦理 
  • 社会学 
  • 演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收录了韦伯去世前不久为慕尼黑大学的同学们所做的两篇重要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韦伯以一位严肃的学者和政治家的身份,科学地、入微入细地讲述了一个正直的学者必须具备的道德和一个诚实、热忱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职业伦理。演讲充满理性主义的教诲,影响了几代人,并作为一种信仰的发源将此后更多的人集中在学术理想的旗帜下。现在它被列为西方大学生的必读物。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大二暑假。那段时间好像读了点韦伯。)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演讲一开头,韦伯通过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体制,简要介绍了在德国从事学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韦伯认为当下的体制并不一定能使有学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因此从事学术工作要有天职观念。 2、学术工作的机遇和灵感...  

评分

一九一八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给青年学生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出人意料,在演讲一开头,韦伯就告诫学生,“众多平庸之辈无疑在大学扮演重要角色”。在打算进入学术界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  

评分

评分

《学术与政治》是马克斯•韦伯的两篇讲演《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所组成的。这两篇演说发表于1918年与1919年之交,都是“精神工作作为志业”的一系列演讲的一部分。对于德国来说,这是一个内外交困而处于艰难转折的时期,国外面临着协约国的提出的...  

评分

1。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师,他的首要职责...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学术为置业 寻找自己所做所为的最终意义 整个现代世界的不断祛魅 从认知到行动 善的目的与政治行动之间可能存在的悖谬

评分

当身为时间过客的你看到眼前有一座陡峭险峻的高山时,你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抬头仰望,赞叹着它触及云端的高度,但又说道:“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干嘛,多累啊?”然后继续赶泥泞曲折的小路。 然而,总会有人想去接近那座山峰,试着去攀爬;有人走了几步,发现山顶太过遥远,坡度过陡,试了几次就放弃了。但终究有人默默地,在一种无名的力量的驱使下,一步一个脚印地爬到了山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景色。 然而他又感到“高处不胜寒”,于是不急不慢地走回山脚,在一处空地,垒石砌块,开始构筑自己的高山。 这就是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评分

无论学术之业还是政治之业,都是伦理之业。

评分

NO.92 以学术为业的目的,乃是保证头脑——无论自己的抑或他人的——清明。

评分

两篇演讲篇幅都不长,但含金量很足,不是因为其系统,而是在某些点很深刻且具有原创性。以学术为业谈到了除魅、真善美的结构、理性化,以政治为业谈到了政治的暴力属性、政治权力机构和伦理悖论。个人感觉后者比前者要好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