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

唐人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
页数:269
译者:唐强
出版时间:2004-11-1
价格:2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30623
丛书系列:林语堂文集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小说 
  • 中西文化 
  • 中国文学 
  • 唐人街 
  • 中国 
  • 生活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代华人“美国梦”的追求与幻灭,国学大师笔下芸芸众生的辛酸和幸福。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林语堂的《唐人街》属于最早的“移民文字”范畴。在它之前的作品中,很少有与之类似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表达。它像一座桥梁一样,贯穿着二三十年代突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域外小说与表现“美国梦”的追求与幻灭的当作作品。

作者以散文化的笔法,以他童年时期在故乡一家人同舟共济、相亲相爱的人生经历为素材,描写了来自中国福建的老汤姆一家在纽约唐人街同舟共济的“创业”的历程,并通过辛苦的劳作和诚实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美国梦”的故事。同其他的文化乡愁主题一样,中西文化融合也是林语堂在这部作品中对海外华文文学所作的重大贡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唐人街》是林语堂另一种风格的小说,抛去温柔女子长成记,转到唐人街,感受异国工作的纠结与幸福。 讲诉了广东家庭汤姆一家在唐人街从洗衣店到开饭店,不算步步高升但是也是生活慢慢进入正轨,虽然生活在美国,汤姆还是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思考模式,不随波逐流。 但...

评分

林语堂确实经常被激进的红色中国排斥在主流之外,笔笔闲淡,似乎与这个苦难深重的中国背道而驰。 我不了解林语堂,但我上小学时就知道鲁迅是最伟大的文学家,即使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鲁迅写的句子似乎文笔不通。 慢慢地读了一些书,知道了一些故事,也了解了一段历史。现...  

评分

《唐人街》是林语堂另一种风格的小说,抛去温柔女子长成记,转到唐人街,感受异国工作的纠结与幸福。 讲诉了广东家庭汤姆一家在唐人街从洗衣店到开饭店,不算步步高升但是也是生活慢慢进入正轨,虽然生活在美国,汤姆还是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思考模式,不随波逐流。 但...

评分

评分

很奇怪,小时候喜欢瞎写写,长大之后越来越害怕从我这脑子里挖出来点什么。感觉挖不出来什么呢。 林语堂先生,学英语人心中的大神,用散文一样的笔,展现一幕幕文化性的东西。 在开头我还担心汤姆和伊娃那么期待国外,生活会被“美国化”,但还好他们是在正面生长。刚开始我对...  

用户评价

评分

大约是刚上初中的时候读的,已经全然不记得其中的故事,只是记住了林语堂不褒不贬清淡却十分幽默的笔调,在读《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时候一下子就回想起这个起于唐人街一家福建洗衣店的故事,感人至深。

评分

姐姐买的.没啥感觉.

评分

几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尾。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被揭示着,一些情节事实上已经猜到了。

评分

姐姐买的.没啥感觉.

评分

家的文化。小的时候对长辈一些封建做法很不屑,长大了倒是能够很愉快的融入里面去,我不觉得这是同化,只是以前被我冠为“封建”的东西,现在想起那是饱含了长辈对生活美好的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