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

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骆玉明
出品人:
页数:5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3-4-1
价格:25.00
装帧:BBC书籍
isbn号码:97873090265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骆玉明
  • 人物评述
  • 文化
  • 思想
  • 人物
  • 历史
  • 传记
  • 现当代
  • 文化热点
  • 人物述评
  • 近二十年
  • 社会观察
  • 思想记录
  • 时代人物
  • 文化研究
  • 人物评论
  • 社会变迁
  • 公共话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过程里,相继有些文化人物如李泽厚、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张爱玲、陈寅恪、金庸、钱钟书、顾准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不仅是分别的个人。他们的言谈,关于他们的言谈,若加以系统的考察,可以领悟历史的深意。 对名人,有滥情的吹捧,有哗众的抨击。而本书的用意,是通过评述名人来解析社会思想文化,也是通过关注名人来关注我们自身。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 言

一 李泽厚的历程
选文
李泽厚的心灵世界――――――――――――杨海文等
读《美的历程》――――――――――――――章培恒
哲学,她表达希望 ――――――――――――李 遥
晚风(外一章)――――――――――――――李泽厚
李泽厚访谈录――――――――――――――陈 年等
二 沈从文:流放者的归来
选文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棋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陈徒手
载不动许多愁――――――――――――――――徐 鲁
与巴金谈沈从文――――――――――――――――李 辉
三 巴金:人格的重建
选文
巴金印象――――――――――――――――――文洁若
巴金夜访柯灵――――――――――――――――徐开垒
真挚的心和为还债的书――――――――――――王西彦
《随想录》:巴金后期思想的一个总结――――――陈思和
四 难说的周作人
选文
知堂先生――――――――――――――――――废 名
“五四”时期的周作人――――――――――――舒 芜
惜周作人――――――――――――――――――郑振铎
关于周作人――――――――――――――――――唐 �
晚年的周作人――――――――――――――――文洁若
五 张爱玲传奇
选文
遥寄张爱玲――――――――――――――――――柯 灵
跋扈的自恋――――――――――――――――――李 渝
超人才华,绝世凄凉――――――――――――――夏志请
张爱玲偶想――――――――――――――――――程光炜
“世纪末”的福音――――――――――――――――王德威
人生戏剧的鉴赏者――――――――――――――――王安忆
六 陈寅恪的意义
选文
怀念陈寅恪先生――――――――――――――――俞大维
我所了解的陈寅恪先生――――――――――――――周一良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余英时
最是文人不自由――――――――――――――――――葛兆光
文化遗民陈寅恪――――――――――――――――――林贤治
七 金庸的故事
选文
金色的金庸――――――――――――――――――――柳 苏
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严家炎
从武侠小说的发展看大众文学的前景――――――――――章培恒
侠义英雄的荣与衰――――――――――――――――――何 平
金庸和他的韦小宝――――――――――――――――――骆玉明
我看金庸――――――――――――――――――――――王 朔
附:金庸就王朔文章致《文汇报》的信――――――――――金 庸
“我崇拜女性”――――――――――――――――――――金 庸
八 智者钱钟书
选文
写围城的钱钟书――――――――――――――――――――杨 绛
钱钟书与杨绛的婚恋故事――――――――――――――――孔庆茂
钱钟书的风格与魅力――――――――――――――――――柯 灵
侍钱“抛书”杂记―――――――――――――――――――水 晶
《管锥编》中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赵毅衡
钱钟书;书生气又发作了――――――――――--―――――谢 泳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李慎之
北向之痛―――――――――――――――――――――――黄永玉
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余英时
九 思想者顾准
选文
顾准与《顾准日记》――――――――――――――――――丹 晨
顾准在“文革”中―――――――――――――――――――高建国
鲁迅与顾准――――――――――――――――――――――钱理群
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李慎之
思想使人受难,受难使人思想――――――――――――――邢小群
地狱里的思考―――――――――――――――――――――朱学勤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泽厚《美的历程》看过,写得太好,属于文字也美思想也过硬的作品,可一读再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不太明白他在哲学界的地位。他说新世纪是“思想退场,学问登场”。意思新世纪探讨思想问题反而是犯忌的,只能做做纯学术了。 沈从文的文学观是值得探讨的。我不觉得《边城》...

评分

据说此书曾经忝列“禁书”,豆瓣页面如此冷清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应该说骆玉明先生编这本书是有很强的“问题意识”的,此书体例虽为“人物述评”,实质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陆文化的一部微观历史,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大陆社会在这一时期...  

评分

李泽厚《美的历程》看过,写得太好,属于文字也美思想也过硬的作品,可一读再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不太明白他在哲学界的地位。他说新世纪是“思想退场,学问登场”。意思新世纪探讨思想问题反而是犯忌的,只能做做纯学术了。 沈从文的文学观是值得探讨的。我不觉得《边城》...

评分

据说此书曾经忝列“禁书”,豆瓣页面如此冷清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应该说骆玉明先生编这本书是有很强的“问题意识”的,此书体例虽为“人物述评”,实质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陆文化的一部微观历史,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大陆社会在这一时期...  

评分

李泽厚《美的历程》看过,写得太好,属于文字也美思想也过硬的作品,可一读再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不太明白他在哲学界的地位。他说新世纪是“思想退场,学问登场”。意思新世纪探讨思想问题反而是犯忌的,只能做做纯学术了。 沈从文的文学观是值得探讨的。我不觉得《边城》...

用户评价

评分

地火在酝酿

评分

早时候的编书,才真的是编书。每个人物的选定都有所用心,从李泽厚启蒙与救亡思想的引入,到改开后李泽厚逐渐被人遗忘,正如全书纲领一般。之后诸位是民国时的大家众生相,然后是建国时不同知识分子的选择,最后是文革时的思想家。诸人物最后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成为对20世纪中国历史和思想的一次回溯性的反思。每章人物都有编者介绍生平与简要评价,所引述的文章前也有精到的评点,而且博采各方观点,力求得到平衡,对这些思想人物的评价本身就构成了改开后的中国文化思想界诸生相。新时期的中国,不再有一个大思想家指导统领一切,大家的生平经历与后来者的评头论足,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思想地图。

评分

编选此集的确都是文化热点人物,且多为死灰复燃者。书名为述评,大抵述者居多,部分按语(如钱钟书,周作人部分)言之有物,未能尽意即草草终章,编选的评论文章要么太过敬仰传主而姿态意味浓,要么有一见之得,亦未能向深处挖掘。出这样的书是容易的,可以翻看翻看,无太大真正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配得上“述评”二字。骆玉明点到即止的引介很耐读。书中介绍了九个人,事实上少了一位余秋雨(作者在扉页那封影印的信件里有说明)。那九人里,我最不喜欢李泽厚,觉得做作;巴金活得太累;周作人好日子坏日子都有,不算白活;张爱玲太敏感;沈从文傲了一辈子;顾准太倔;陈寅恪是高人;钱钟书还好有杨绛中和,不然也不会好过;而金庸是最左右逢源的了。

评分

此书不论从编选还是评点来看,都可谓卓有见识,发人深省,骆先生殆如古人所云眼极冷而心极热者乎?十年前之“近二十年”,自指八十年代至上世纪末,晚近之十年,则连这些热点人物也不再热门,大多数人所追捧的大概只剩下金钱、娱乐和学术泡沫了。谁为厉阶,可深长思之。壬辰初秋阅讫,时日吾姑母生日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