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知识分子 历史 傅国涌 思想史 中国 中国历史 政治 传记
发表于2025-04-20
1949年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入门款吧,有点苦劳的,故纸堆不易翻。有些精彩,有些罗列,用力不一。处理这种材料眼光还算好的。看到胡风的部分,也不知是否算是“故作天真”。
评分知识分子面对大时代剧变,在私人记录中,向往、激动、惶惑、不安、痛苦,一一呈现,更在不经意间为时代留下了生动的注脚。可与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对看。
评分对傅国涌书的赞誉基本都是言过其实...
评分: K270.6/2263
评分著實一般。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毕业于温州教育学院,曾在中学任教。1999年开始写作,以历史随笔为主,在《书屋》《随笔》《读书》等10余家报刊发表100多万字。文章曾多次被转载,并入选《大学人文读本》、《2002中国年度最佳随笔》《2003中国年度最佳随笔》、《2002年中国随笔年选》、《2003年中国随笔年选》、《2002年杂文精选》、《2003年杂文精选》等。著有《金庸传》、《走近叶公超》、《笔底波澜――百年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等。
本书选取不同年龄、不同倾向并作出了不同选择而各有其重要影响的十四位著名知识分子,包括学者梁漱溟、胡适、宋云彬、夏承焘、浦江清,金融家陈光甫,科学家竺可桢,作家沈从文、胡风、包天笑,出版家张元济,报人徐铸成和诗人革命家柳亚子,作家兼文化工作领导人夏衍,通过他们在1949年的日记、书信、回忆等最能袒露心迹、折射历史的文字与口头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五十五年前那个大变动时代的脉搏,使许多生动的细节、曲折的过程和未曾披露的真相一一呈现在今天读者面前。十四位人物之后还有两篇专文,同样通过私人记录,分别再现了1949年一批知识分子名人应召北上和参加开国大典的情景。
经过作者辛勤搜罗、精心耙梳出来的这些带有非凡生命个体的体温的历史,让我们看到风卷残云的大潮和来之不易的胜利所带来的万千气象与人心所向,看到面临大变革大动荡所引发的欢乐与哀愁、憧憬与彷徨以及艰难的选择与深邃思虑……这是一部可读可信、可圈可点的鲜活之书,也是新世纪学人深入时间隧道,透视历史本来面貌的一次之旅。
对于我们和我们的前辈的选择,我们不能自责太多,1949年大多知识分子选择左转有一定的道理。最近,看付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有这么一段—— 1949年出席新政协的四代人中唯一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等五位中国一号人物的出版家张元济...
评分对于我们和我们的前辈的选择,我们不能自责太多,1949年大多知识分子选择左转有一定的道理。最近,看付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有这么一段—— 1949年出席新政协的四代人中唯一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等五位中国一号人物的出版家张元济...
评分4月去杭州得傅老师面赠新著,较快地阅读一过。傅老师的资料搜集很见功夫,但基本上无枯燥之感,两三言的议论,颇为精到。这样的写作,既与现实隔开一段距离,而实际上无一语不关现实,是我欣赏的写法,像傅老师这样呼唤“失去的传统”的人多了,传统就可能重拣起来,这个传统,...
评分书中出现的人物各个都是一时俊杰,知识界翘楚,张元济、包天笑、陈光甫、柳亚子、竺可桢、胡适、梁漱溟、宋云彬、夏承焘、夏衍、胡风、沈从文、浦江清、徐铸成等,虽辗转起伏不定,毕竟各有所遇,但作者无一例外地将这些知识分子与所处遇的年代隔绝对立起来,破费笔墨来...
评分看这本书,看着看着就感动了,眼眶热了好几次。 08年金融风暴那阵子我有个朋友的msn签名档改成了“历史在我面前拐了个弯”。49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才是个真正的弯。 看着这些知识分子,他们的日记书信,想到那个著名的“雾中人”的比喻──历史人物就好像雾中之人,他们看不...
1949年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