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

论犯罪与刑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切萨雷·贝卡里哑(1738—1794),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738年3月15日生于米兰一个贵族家庭,1758年毕业于帕维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762年发表处女作《论米兰公国1762年货币混乱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论犯罪与刑罚》,并于当年出版,由此一举成名,并为他赢得了长久的声誉。1768年成为米兰宫廷学校经济贸易学教授,讲授经济学课程。1771年成为米兰公共经济最高委员会成员,先后负责过经济部门和司法部门。1791年又被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任命为伦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其间力主废除死刑。

出版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出品人:
页数:158
译者:黄风
出版时间:2005-1-1
价格:12.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1820099
丛书系列:外国法学名著
图书标签:
  • 法学 
  • 贝卡利亚 
  • 刑法 
  • 法律 
  • 法学经典 
  • 论犯罪与刑罚 
  • 刑法经典 
  • 意大利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含有对法律的解释、法律的含混性、犯罪嫌疑人和审判形式等,本书供读者学习使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类的历史总是相似。在书中,即使作者所写的内容、所发生的事件与存在的问题,在过去我们同样经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断上演,正如书中所言:谬误到真理、从光明道黑暗到光明的艰难面可怕的过渡,属于第二个时代。一旦人们的心灵安静下来,一旦焚尽国家的烈火熄灭下来,...  

评分

在我读过的书里面没有哪个法学家能够像贝卡利亚一样对正义(当然不排除我孤陋寡闻的可能性)拥有如此的热情,面对极权压迫的社会,贝卡利亚明确的提出了“无罪推定”的学说,他对刑讯逼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贝卡利亚不仅观点明确,而且语言极负感染力,看的我直叫好!有幸在大...  

评分

评分

本人是一名法学专业大学生 近期作《论犯罪与刑罚》的书评 特此参照豆瓣上的书评 摘录一些个人认为具有观点价值 突出的viewpoint 立法是一门艺术 一、个人体会与思考 1、世界各国还是有必要保留死刑,特别是对中国来说。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中国法律文化崇尚...  

评分

第一次接触“易感触的力量”,很新奇。其实当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系统了解的人大概不多。“如果所采用的力量并不直接触及感官,又不经常映现于头脑之中以抗衡违反普遍利益的强烈私欲,那么,群众就接受不了稳定的品性准则,也背弃不了物质和精神世界所共有的涣散原则。...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吧,这次真得感谢五月兄了,此书真看下去了,真强,百分之九十的无比强大。用浅显富有感情的语言在年轻的时候写理性的文字给当世和后世的全人类看原来是一件能够做到的事情。

评分

算是启蒙的书了~~对于我这个刑罚白痴来说,竟然还不难理解~~

评分

刑法方向必读经典。当年26岁的贝卡利亚用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影响了数个时代的法学界,而他居然是个意大利人!出于个人兴趣重点阅读的是死刑部分,作为一个坚定的死刑保留赞同者,发现贝卡利亚对于死刑的观点很有趣。他并非单纯从人道角度来呼吁废除死刑,相反的是,他认为以长期劳役代替瞬间的暴虐更能将惩罚的效果扩大,同时还可以威慑观者。看起来似乎没有剥夺生命权,实质上更加称不上是人道。“煞费苦心、残酷横暴的司法手续只不过是为了更稳妥地把我们当做牺牲品”,至少对于当时的司法系统,贝卡利亚是抱持着一份不信任的,较之现在的民众态度可能更为毫不留情。法律也是政治的一部分,我想大概正是因为这样,贝卡利亚才会在法学家的身份之下不时流露出政治家的本色。有机会的话果然还是应该读一下原作,意大利语不行,英文应该可以吧?

评分

刑法之父

评分

写的我满腔正义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