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这个出生在俄国、长在美国的美籍犹太人,是20世纪顶尖的科普巨匠和科幻文学大师,被誉为“国家的奇迹与自然的资源”。他一生中创作了467部作品,涉及数字,天文学、地球科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文学、科幻等诸多领域。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
阿西莫夫这位“未来历史学家”,这位美国的“太史公”,用“史诗”般的笔触,用“基地”系列宏大的篇章,向读者娓娓动听地讲述了来自“银河帝国”、来自第一基地(通常称为“基地”)和第二基地以及来自那个“骡”的跌宕曲折的故事,把“未来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奉献给读者。
《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扣第一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已经逐渐走向衰亡。这时间,只有心事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人人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谢顿于是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
然而,随着帝国的逐渐衰微,基地被好战的强邻包围。人类也面临痛苦抉择:向野蛮的势力投降、甘心受控制?还是不顾被摧毁的危险起而奋战?
我只是想单纯的吐槽:这封面是什么玩意儿?!!!!!!!!!!!!!!!!!!!!!!!!!!!!!!!!!!!!!!!!!!!!!!!!!!!!!!!!!!!!!!!!!!!!!!!!!!!!!!!!!!!!!!!!!!!!!!!!!!!!!!!!!!!!...
评分有一些小说读过以后很难不写点什么,比如这个寒假读的《基地》系列,我只能俗套得去描绘这部伟大的科幻小说:这是一部波澜壮阔又气势恢宏的史诗,这是一部太空奥德赛,这是一部人类万年的心灵史…… 整个系列跨越约500年,历史背景涉及20,000年,所以说《基地》系列是鸿篇巨制...
评分原文地址: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dec/04/paul-krugman-asimov-economics 有些小说可以塑造十几岁小男孩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是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对令一些人来说,是托尔金的《指环王》。据一条被广泛引用的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前一...
评分本来我是要读《安德的游戏》的,但是被学生借走至今未还,只好抄起一本《基地》来泄愤。 一直没搞清楚阿西莫夫这几部作品的关系,之前只知道有基地三部曲、机器人三部曲和银河帝国三部曲,手里拿着的这个是基地七部曲的第一部,书名却叫《银河帝国:基地》,顿...
评分帝国正在衰亡,科学家(心理史学)哈里,谢顿,根据自己的方程式,预测到帝国的灭亡,而人类要经历三万年的蛮荒岁月,第二帝国才会自废墟中崛起。但是,若能修正某些现有的历史条件,“大断层”或可减至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谢顿建立了端点科学基地与川陀“隐修院...
没有觉得好看,和刘慈欣相比太逊色了
评分评价是不是有点虚。。。我也觉得不太科幻,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好吧一句话,我先读了刘慈欣,恩。
评分政治经济学
评分谢顿的心理史学极具魅力也同样危险,谢顿正是基地世界中最大的洗脑者,他的继任者们策略性的将科学宗教化,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是被谢顿洗脑,失去了创造性的信徒,首先谢顿 制定的这个庞大计划未必100%可靠,但是却有100%的排外性,谢顿心理学的限制导致绝大多数人被剥落了知情权,而这庞大计划又极为脆弱,以致会被稍多的知情人数的心理变数所摧毁,抛开这个计划本身的乌托邦与不可行性不谈,即便没有骡的出现,这个计划也会因固步自封和知情者盲从所导致的危机反应能力缺失而毁灭,这本就是一潭死水,任何战线过长的计划,任何缜密到精细的计 划,任何容不得变数的计划,全都注定只有失败的结局,我一直感觉基地系列水平很一般,胜于帝国,但是比机器人差多了,被哄抬到这样的高度只是因为科幻界草创期经典寥寥,后人以讹传讹而已
评分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最终还是学统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