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反讽与团结》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的代表作之一,从传统哲学企图结合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性出发,指出西方传统上一直想要利用超历史的普遍人性的观念,将公共的正义和私人的完美统合起来。
罗蒂在中国名气不可谓不大。他2005年曾来过中国的,不但在全国各地做了好几场讲座,还接受众多主流媒体的访问,甚至在华师大办了一场“罗蒂、实用主义与中国”的国际会议,回答各式各样“罗蒂研究者”的提问,声势应该超过德里达和哈贝马斯。 而罗蒂的著作由多位不同的学者译...
评分关于生,关于死;关于美,关于道;关于自我,关于他人。 要像写一首诗一样来度过自己的人生,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像复制品一样死去,这个意象可能是全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碎片很离散,也曾经自责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连续地去安排去规划去过一种不要总是浮在...
评分一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为理查德·罗蒂所主张的一种激进理论,这种理论尖锐地反对主流的哲学立场。主流的哲学性真理观认为,真有一个外在的、客观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标准,而罗蒂认为这种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实践来说并无直接意义,或者至多不过有一种修辞学上的...
评分网上经常能看到XX岁之前一定要做的事,或是死前一定要做的事。我觉的如果是我列这个单子,第一项一定会是——别担心,我不会说去读《偶然,讽刺,团结》这种老套的推荐词的——经历一件可以改变你世界观的事情。人生最刺激的经历莫过于此。好似之前一直模糊的图片终于对准了焦...
都是得了绝症,克尔凯郭尔是临死抱佛脚,尼采是死前要搞一个大事件,罗蒂是选择安乐死……
评分读过罗蒂(还有J.R.赛尔)我觉得哲学总算和科学一样在前进,即使有特别曲折的历史。
评分我们的语言是偶然的,语言不是连接自我与实在的媒介,不是实在的自我显现,我们应该抛弃这种古旧的形而上学残迹,索绪尔所言能指的任意性,词语的意义在于词语之间的差别性表演,由其在网络之中的位置决定,而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语言是偶然的,不妨将其看作是标记。自我亦是偶然的,启蒙时代建构的永恒与普遍的人性观应该被摈弃,自我由过去所经历的历史中种种偶然事件的光亮组成,人本身是语言的道成肉身。自由主义者的唯一信条应该是"避免残酷“,因此自由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所试验过的最符合这一宗旨的社会。自由主义和反讽主义二者颇难调和,正义与美难兼得,因此罗蒂提出”公共-私人空间”之分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抛弃普遍人性观之后的团结如何可能?罗蒂提出生物性的“痛感”,通过教化与同情将“我们"的范围不断扩大来达致人类的团结。
评分思想史即隐喻(术语)更新换代——被创制、使用、磨损——的历史。
评分只读了偶然、反讽这两部分,对于那些想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的人,以及哲学研究者来说,是一本好书。说明了罗蒂所谓对待传统思想的“实用主义”态度到底是什么“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