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權力與國傢

文化、權力與國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杜贊奇:早年就學於印度和美國,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曆史學係及東亞語言文明係教授。其《文化、權力與國傢: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曾先後榮獲1989年度的美國曆史學會費正清奬以及1990年度的亞洲研究學會列文森奬。其第二本專著《從國族中拯救曆史:質疑現代中國敘事》,中文譯本也已於2003年麵世。其最新著作《主權與真實性:滿州國與東亞現代進程》,也已於近日齣版。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杜贊奇
出品人:
頁數:203
译者:王福明
出版時間:2003-8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12708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社會學 
  • 杜贊奇 
  • 社會史 
  • 曆史 
  • 人類學 
  •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 中國研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文化、權力與國傢》是以鄉村的文化網絡為基本結構並考察其功能,這一點和作者第二本書《從國族中拯救曆史》(中譯本即齣)的結構形態似乎相差不少,但他所關注的主題卻在繼續延伸:現代國傢如何構造新的文化,以及民間團體如何“抵抗”從上麵來的“攻擊”,是第二本書所討論的一個主要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作者在他的著述裏貫穿瞭一種方法論:在考慮話語—主體—製度這三者對曆史的建構時應該加入許多外來事物和偶然因素,因為參與主體和主體性構成的不僅有話語,還有外來事物;而由主體構建的製度還應包括製度本身的邏輯和偶然性。因此,所謂“拯救曆史”其實是一個方法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帶有實體的目的。作者認為當民族國傢成為現代性之下的曆史主體時,其它曆史就沒有瞭,因為寫曆史的不同方法帶有不同的目的性——以民族國傢為對象的曆史自然會排除掉其他可能的曆史。所以,他從民族國傢中要拯救的不是某種實體,而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錶明,我們本來就應該有許多種曆史,它們是交織在一起的。對杜贊奇這樣的研究者來講,他最關注的就是在民族國傢之外的曆史是如何被壓下去的,鄉村仍然是他的立場。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研一的时候,曾草草读过此书关于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的文化网络部分,另精读此书的宗教一章。这种掐头去尾的阅读方式在面对一些没有首尾连贯性的书籍时还能敷衍,面对这种逻辑性极强,一章扣一章的书籍,则实属不负责任。故此次重读,是为从头至尾的精读。 “权力的文化网络”作...

評分

美国学者杜赞奇先生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是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作品,之前已经想读多时,刚好凭借这次社会学吧精读会共读的机会,把这本书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尽管专注于华北中国20世纪的乡村变迁,但杜老在这本书里,试图建构出一整套解释中国乡村变迁的理论体...  

評分

評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如是说,乡绅是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费老对乡土社会的描述是“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我也看到过有学者认为,与其说传统中国社会是“皇权不下县”的,倒不如说...  

用戶評價

评分

從費孝通齣發,為理解基層權力下滲的問題,咬牙讀完,漢學中硬造概念、濫用材料的寫法真是滋味也無!文化網絡的結構、內捲化都不是必須的提法。談及幾種與廟堂權力交織與藉用的江湖機構與組織,比如閘會和市,最有趣的是地方性廟宇中圍繞關羽形象的多次造神化進程。大體還是“皇權不下縣”的思路,任何下滲的權力都會遭遇扭麯和消解。

评分

美國學者杜贊奇的代錶作,盡管以20世紀上半葉的華北農村作為論述對象,但本書的寫作主旨,卻不是為瞭簡單敘述這一時期華北農村的發展狀況,而是以此作為研究素材和佐證參考,建構起作者解釋華北鄉村變遷的一套理論體係。這套理論以權力的文化網絡和國傢政權的內捲化這兩個原創性概念為中心,因此本書的理論性要明顯大於敘述性。盡管有部分學者批評,作者的上述兩個概念修辭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這兩個概念,尤其是後者(國傢政權的內捲化),被後繼學者廣泛運用到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和社會史的研究當中。也正基於此,本書算得上是海外中國研究的必讀論著之一。

评分

每次齣現史料我都默默地略過直接看結論,為什麼會覺得史料特彆無關緊要呢?

评分

九十年代中期橫空現身大陸學界,如今看來隻是一本尋常小薄書。學術史範式轉型意義重大,引用率超高,在類似研究中資料運用隻能算中等,但理論意識上佳。提齣的概念雖顯生硬,卻引發長久爭論。初版專名中譯有不少明顯錯誤,不過無礙閱讀。封麵摘要完全不是本書主旨,莫名其妙。

评分

九十年代中期橫空現身大陸學界,如今看來隻是一本尋常小薄書。學術史範式轉型意義重大,引用率超高,在類似研究中資料運用隻能算中等,但理論意識上佳。提齣的概念雖顯生硬,卻引發長久爭論。初版專名中譯有不少明顯錯誤,不過無礙閱讀。封麵摘要完全不是本書主旨,莫名其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