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原籍德国,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她在1933年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条件》、《精神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义》等。
作者作品:
· 《共和的危机》
· 《人的条件》
· 《人的境况》
· 《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
· 《责任与判断》
·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人的条件》的主题即“我们正在做什么”。阿伦特通过对vita activa等级上的两次倒转的分析,表明这一倒转实际上是摩登时代运作前提的一个胜利——即生命而非世界才是人至高的善。尽管《人的条件》只是一种历史的分析,但它着眼于当代,体现着作者对当代因科技的巨大进步而带来的问题的忧虑和关切。
汉娜·阿伦特怎么看都像个异类;这不仅在于其行文方式或文体风格,同样在于她的思考在哲学史发展脉络中显出的与众不同。 虽然《人的境况》以英文写就,却远离英式写作的经验度量,也非美式的平易近人;它无疑受到了作为母语的德语之影响,但德国哲学严谨周密的论证方式它又是...
评分在读,读的还比较慢,暂时发一点。 在阿伦特的论述中,善在公共领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善就其本身的非世界性决定了“善功一旦为人所知,变成公开的,就失去了它作为善的特征,失去了它仅仅为着善自身的性质。善一旦公开现显示,就不再是善的了,尽管还可以用于有组织...
评分阿伦特于1906年10月14日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社会民主党成员,母亲还是卢森堡的崇拜者。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先后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1933年纳粹上台后,参与犹太...
评分首先要说,大陆的这本是杰作和错乱的删节的翻译的结合。 Hannah Arendt(1906-1975,美籍德裔犹太人)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原创性、影响最大、也是最富争议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她的主要著作《人的条件》、《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成为政治哲学的经典。她生于德国犹太...
看不太懂...
评分书是好书,就是翻译的不行。
评分渣翻译
评分另一译名(人的境况)很可能是错误的,有意思的是,本地方言中“条件”和“境况”可以互训。
评分翻译有诸多问题,详见陶东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