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原籍德國,20世紀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傢、政治理論傢之一。她在1933年納粹上颱後流亡巴黎,1941年到瞭美國。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精神生活》、《康德政治哲學講義》等。
作者作品:
· 《共和的危機》
· 《人的條件》
· 《人的境況》
· 《反抗“平庸之惡”——《責任與判斷》中文修訂版》
· 《責任與判斷》
·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
《人的條件》的主題即“我們正在做什麼”。阿倫特通過對vita activa等級上的兩次倒轉的分析,錶明這一倒轉實際上是摩登時代運作前提的一個勝利——即生命而非世界纔是人至高的善。盡管《人的條件》隻是一種曆史的分析,但它著眼於當代,體現著作者對當代因科技的巨大進步而帶來的問題的憂慮和關切。
在谈行动(action)之前,让我们先从解脱(releasing)这个概念谈起。 阿伦特的学生,《阿伦特为什么重要》的作者杨-布鲁尔在谈宽恕时,引援了《伊利亚特》结尾的片段。在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并且侮辱了特洛伊英雄的尸体。当晚,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潜入希腊联军的营帐,祈求...
評分首先要说,大陆的这本是杰作和错乱的删节的翻译的结合。 Hannah Arendt(1906-1975,美籍德裔犹太人)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原创性、影响最大、也是最富争议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她的主要著作《人的条件》、《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成为政治哲学的经典。她生于德国犹太...
評分阿伦特无疑是西方最伟大、最具洞察力的思想家之一。在《人的境况》中她讨论了现代社会的兴起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共同世界的终结和大众的孤独。 阿伦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实在性”。“实在性”是由公共世界来保障的,公共世界是一个所有人共同的聚会场所,每个出场的人...
評分在谈行动(action)之前,让我们先从解脱(releasing)这个概念谈起。 阿伦特的学生,《阿伦特为什么重要》的作者杨-布鲁尔在谈宽恕时,引援了《伊利亚特》结尾的片段。在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并且侮辱了特洛伊英雄的尸体。当晚,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潜入希腊联军的营帐,祈求...
評分迷魂湯
评分看不太懂...
评分翻譯太差瞭。
评分當年沒太看懂,現在乾脆忘瞭講什麼。
评分真是太經典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