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见这本书是在一篇怀念朱东润先生的散文里,作者提到先生在文革受人拷问的时候一直昂着头,后来说先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朱先生的<张居正大传>没有读过,那天去图书馆,却碰到这本<李方舟>传,一翻不忍释手,读完已是红霞满天,只能叹息不止。 朱先...
評分还是忍不住在说说,说说人在尘世间这么吃力的生活,究竟要叹息多少次。 记得读到写王洛宾的文章,还有写傅雷夫妇,写翦伯赞夫妇,与写朱东润先生的如出一辙,也许,某个年代中,大家都是在这样的境遇中挣扎求生,我只是不明白人到底是怎么了,在谈理想、谈祖国、谈政治前,是不...
評分还是忍不住在说说,说说人在尘世间这么吃力的生活,究竟要叹息多少次。 记得读到写王洛宾的文章,还有写傅雷夫妇,写翦伯赞夫妇,与写朱东润先生的如出一辙,也许,某个年代中,大家都是在这样的境遇中挣扎求生,我只是不明白人到底是怎么了,在谈理想、谈祖国、谈政治前,是不...
評分本书是朱东润先生在1968年他的妻子邹莲舫不堪那个时代的苦难自杀之后,以70岁高龄被学习改造中为妻子写下的传记。 这里,传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一路走来,经过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倒在1968年年末岁尾。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异在于:朱东润先生在以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評分本书是朱东润先生在1968年他的妻子邹莲舫不堪那个时代的苦难自杀之后,以70岁高龄被学习改造中为妻子写下的传记。 这里,传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一路走来,经过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倒在1968年年末岁尾。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异在于:朱东润先生在以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因為在課本上讀到節選最後一節,覺得很好,尤其倆人聽的那支麯子詞太好,就找來看瞭。但前文其實並不好看,囉哩囉嗦地講瞭傢庭齣身、時代變化,還有鄒為傢庭的操勞,而關於鄒蓮舫個人的敘述其實並不多,鄒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仍然停留在一個很大概的輪廓裏。我想硃確實在通過書寫處理鄒自殺的傷痛,但因為政治環境的險惡又不得不謹慎剋製,直到最後70歲生日齣遊聽麯的那一節纔那麼直接地流露齣來,又顯得那麼突兀(前文哪一處有這麼細緻的感情描寫?),為什麼聽著這歌兩人就淚流滿麵瞭呢?不知道背景,就不會懂最後一句“勞動人民還在那裏辛勤地翻曬雪白的菊花”寫得多麼好瞭。
评分比小津電影還好
评分昨天睡瞭10多個小時,下午醒過來以後跑書店、上課、跑步、洗澡、看書直到淩晨快兩點,大迷大覺,《李方舟傳》亦復如此。(案:前此汎森·King至滬講學,話裏話外多用“亦復如此”。)
评分比小津電影還好
评分昨日從舊書店買到,真是感慨唏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