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其名声为中文读者所知晓远比马克思和涂尔干要晚。由于中国社会学直接舶来于英美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早期,孔德、斯宾塞的化约论—社会有机体论和涂尔干的整体论—功能论几乎脍炙人口,相比之下,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诠释的进路则少为人知。
《学术与政治》内容简介:研究韦伯者,无一不深知这两篇演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也由于他作为当时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其身边的思潮做出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这是从韦伯其他学术著作中难得一见的。 (正在采用)
讲座原由——纪念韦伯100年前的同名演讲 韦伯对科学观念充满激情的献身,与对科学发展极其强烈的不安交织在一起——海德格尔 韦伯的思想受到了众多批评,但这些批评并没有减少批评者对韦伯的敬畏 如何理解韦伯的伟大? 知识就是力量,但面对生活最根本的问题,科学无能为力...
评分近来读了几本社会学的杂书,对民主这个东西渐渐产生一点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读书思考太少的缘故吧。 首先是在《学术与政治》的前言里,冯克利先生重述了韦伯揭示出的一个“极紧要”的事实:“在那时的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价值科目——科学和民主,也已遭...
评分Max Weber的这本小册子对后世影响之大,恐怕他自己当时都不曾预见到。书中收录的两篇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作于1919年,其时正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走向的拐点——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大繁荣,大萧条……都在这一年前后陆续铺开。整个时代的精神是焦灼不安的...
评分韦伯的社会学一般叫理解社会学。基于是否有意图这一标准,韦伯对行动和行为作了严格区分,行动带有意图。帕森斯说,这一区分是理解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理解社会学关注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目的,因此它不同于行为主义式做法,后者脱离行动者的主观层面对行为进行外在描述。...
评分1。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师,他的首要职责...
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无怨无悔。
评分德国史学家Friedrich Meinecke称韦伯是“德国的马基雅维利”。他下这样的评语,自然是因为韦伯思想中有着太多实证政治学的成分。韦伯在他的演说中一再申述,科学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可以使人做到“头脑的清明”,这成了他对抗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最后防线,无论是他的一些令人着迷的概念,或是许多让人厌恶的语言,多是出自这种思想路线的指导。当谈及学者的操守时,他一再强调,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韦伯本人没有意识到,在写下这些话时,他在“价值中立”的道路上已走得太远:民族国家间的强权政治,已成至高原则
评分励志文啊励志文啊励志文。在一个已近被祛魅的世界里,在一个被专业化分工消磨掉雄心壮志的世界里,在一个多元价值游荡徘徊的世界里,韦伯拒绝任何虚假的宽慰,拒绝各种巫师、假先知和鼓吹者,追求知识上的诚实,追求神智的清明,坚持彻底而纯粹的知性生活。让我们记住韦伯的告诫:工作和热情。
评分有很多人总是满腔高大词汇、空话连篇,但他们对于自己所承担的事,却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他们不过是让自己陶醉在一种浪漫情怀之中而已。从人性角度来看,这既不会引起我兴趣,也不会把我深深打动。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着这一责任。然后他遵照责任伦理采取行动,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他说:“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这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令人感动的表现。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精神尚未死亡,就必须明白,我们都有可能在某时某刻走到这样一个位置上。就此而言,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便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唯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人。无疑,马克思.韦伯就是这样值得后辈学习与超越的人!
评分挣扎在学术与政治之中的韦伯,挣扎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韦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