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奎松1953年的10月份出生,重庆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在还在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华民国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最主要的代表作是《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等等。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出品人:
页数:6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5-01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00212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杨奎松 
  • 历史 
  • 毛泽东 
  • 苏联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 中国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毛泽东一生都同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

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到苏区一年半竟然从没想到要了解一下毛泽东有什么本领;俄国人把毛泽东视为“亚洲的铁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当面批评毛泽东,毛泽东气愤地回忆说:“我在鼻子里笑他们,一声都不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披露惊人内幕,斯大林一夜之间威信扫地,毛泽东表示中国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传话过来: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你们北京去;毛泽东决定转入反攻,不怕分裂,来一个“大闹天宫”;边界冲突忍无可忍,大战来临,林彪差点下令炸掉密云库……

本书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涉及到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泽东性格和处事特点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历史上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景都是鲜为人知的。当这些触目惊心又“似曾相识”的历史卷展现在眼前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历史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撇开人看历史是不准确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相信历史演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谓偶然中的必然,某个人作为个体在历史中承担了重大责任可能是偶然,但趋势和潮流却是必然。然而,随着年龄渐长,看的书增多,了解的...  

评分

评分

杨先生的这本书,除了在跋里亮出了自己归纳总结的观点,其余部分基本上是随叙随议,写到哪儿讲到哪儿,就事论事为多。读完全书,觉得杨先生也是有不愿多议的难处,不然是非多了只怕想单叙个痛快也会变得困难。作为一名读者,我倒想多论几句,当然不是为作者喉舌,只代表我自己...  

评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动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并迅速与苏联建立了互助同盟关系。而二十年后,1969年3月,中苏却在珍宝岛大打出手,毛甚至认为苏联有核击中国的可能性,在1969年10月将在京主要党政军领导疏散到全国各地,毛去了武汉,林彪去了苏州,周则转移到了西山...  

评分

这本书让我弄清楚了几个问题,一是博古、王明怎么“突然”成为党的领袖的;二是备战备荒究竟备的什么战;三是朝鲜战争的决策过程;四是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在世界共运史上的地位。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毛后期为什么要发动反右和文革。 毛的思想概括起来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曲划分明,对毛泽东与苏联关系提出了很多新见解,把往常使人迷惑的问题解读得非常清晰,比如毛泽东是否是民族主义者,毛泽东为何对斯大林充满怨气却维护其地位,很多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评分

不如吕迅的神作《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杨奎松在中国现代史四大高手(两杨两高)中名气最大,佳作最多,存在感最强,他文笔确实不错(但我看还是不如高华大师),资料全面,叙事冷静,观点比较中肯,完全避开了官媒特有的吹捧与狭义,个别语句甚至很大胆(尤其是毛刘暗斗王明那几段,完全是权术教科书),对49之后的中苏争议问题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对猫腊肉的革命亢奋、嚣张、粗陋与肤浅揭露堪称空前(相比之下赫鲁晓夫其实被我们冤枉多年),在大陆简体字历史书中确实算得上是良心之作了。缺点前半段的个别段落叙事稍显乏味

评分

曲划分明,对毛泽东与苏联关系提出了很多新见解,把往常使人迷惑的问题解读得非常清晰,比如毛泽东是否是民族主义者,毛泽东为何对斯大林充满怨气却维护其地位,很多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评分

2018—NO.9 这本书的题目确实很像道听途说的街头文学。但是从第一章探讨早期毛与莫斯科的关系到赫鲁晓夫与毛的恩怨,你就能发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杨这本书最常见的写作套路是:先把传统观点写出来,分析传统观点产生的逻辑和相关材料,然后再指出其中的问题加以批驳,最后很自然的得出自己的观点。杨的很多材料来自中共官方的素材,但是却不存在特别政治化的历史叙述。

评分

不如吕迅的神作《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杨奎松在中国现代史四大高手(两杨两高)中名气最大,佳作最多,存在感最强,他文笔确实不错(但我看还是不如高华大师),资料全面,叙事冷静,观点比较中肯,完全避开了官媒特有的吹捧与狭义,个别语句甚至很大胆(尤其是毛刘暗斗王明那几段,完全是权术教科书),对49之后的中苏争议问题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对猫腊肉的革命亢奋、嚣张、粗陋与肤浅揭露堪称空前(相比之下赫鲁晓夫其实被我们冤枉多年),在大陆简体字历史书中确实算得上是良心之作了。缺点前半段的个别段落叙事稍显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