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奎松1953年的10月份出生,重庆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在还在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华民国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最主要的代表作是《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等等。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出品人:
页数:6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5-01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00212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杨奎松 
  • 历史 
  • 毛泽东 
  • 苏联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 中国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毛泽东一生都同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

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到苏区一年半竟然从没想到要了解一下毛泽东有什么本领;俄国人把毛泽东视为“亚洲的铁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当面批评毛泽东,毛泽东气愤地回忆说:“我在鼻子里笑他们,一声都不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披露惊人内幕,斯大林一夜之间威信扫地,毛泽东表示中国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传话过来: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你们北京去;毛泽东决定转入反攻,不怕分裂,来一个“大闹天宫”;边界冲突忍无可忍,大战来临,林彪差点下令炸掉密云库……

本书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涉及到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泽东性格和处事特点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历史上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景都是鲜为人知的。当这些触目惊心又“似曾相识”的历史卷展现在眼前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历史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动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并迅速与苏联建立了互助同盟关系。而二十年后,1969年3月,中苏却在珍宝岛大打出手,毛甚至认为苏联有核击中国的可能性,在1969年10月将在京主要党政军领导疏散到全国各地,毛去了武汉,林彪去了苏州,周则转移到了西山...  

评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动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并迅速与苏联建立了互助同盟关系。而二十年后,1969年3月,中苏却在珍宝岛大打出手,毛甚至认为苏联有核击中国的可能性,在1969年10月将在京主要党政军领导疏散到全国各地,毛去了武汉,林彪去了苏州,周则转移到了西山...  

用户评价

评分

杨奎松的书名与每章的章节名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地摊文学气息,可是内容却意外的有料。

评分

中国版的《潜龙谍影》系列或《使命召唤之现代战争》就应该出自这本书吧(尤其中苏珍宝岛战争)

评分

2018—NO.9 这本书的题目确实很像道听途说的街头文学。但是从第一章探讨早期毛与莫斯科的关系到赫鲁晓夫与毛的恩怨,你就能发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杨这本书最常见的写作套路是:先把传统观点写出来,分析传统观点产生的逻辑和相关材料,然后再指出其中的问题加以批驳,最后很自然的得出自己的观点。杨的很多材料来自中共官方的素材,但是却不存在特别政治化的历史叙述。

评分

曲划分明,对毛泽东与苏联关系提出了很多新见解,把往常使人迷惑的问题解读得非常清晰,比如毛泽东是否是民族主义者,毛泽东为何对斯大林充满怨气却维护其地位,很多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评分

韶山的一生是个悲剧。帮助他逆转乾坤的法宝,成为了和平建设的阻碍。独立自主、倔强不屈的意识,变成了外交上的固执与倨傲。致力于世界革命二十年,赢得的却是69年的四面楚歌。建立人间天堂的努力背后,是数不尽的黑暗和罪恶。 他说:东风压倒西风。 可西风正劲,他等的东风却迟迟不来,于是,他成了那个背风的怪人。 与他的梦想一道逝去的,是人民的希望和血泪。这二十年逆风而行的代价,又该找谁偿还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