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1953年的10月份出生,重庆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在还在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华民国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最主要的代表作是《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等等。
毛泽东一生都同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
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到苏区一年半竟然从没想到要了解一下毛泽东有什么本领;俄国人把毛泽东视为“亚洲的铁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当面批评毛泽东,毛泽东气愤地回忆说:“我在鼻子里笑他们,一声都不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披露惊人内幕,斯大林一夜之间威信扫地,毛泽东表示中国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传话过来: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你们北京去;毛泽东决定转入反攻,不怕分裂,来一个“大闹天宫”;边界冲突忍无可忍,大战来临,林彪差点下令炸掉密云库……
本书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涉及到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泽东性格和处事特点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历史上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景都是鲜为人知的。当这些触目惊心又“似曾相识”的历史卷展现在眼前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历史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陆在历史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近代史这个比较敏感的地方,禁区也在不断的被打破,这是一个令人值得高兴的现象。但是,现代史的研究则是进展缓慢。原因有很多,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档案资料的缺乏,根据我国现行的《保密法》...
评分在看本书的同时,还看了国民党反共与联共,两本书对照着看,终于明白了共产党是如何从数百人的发展到数万人,乃至全中国,以下按照书的章节顺序稍稍做个笔记 第一、二章,讲述了毛泽东依赖实力被共产国际发现,在本文中讲的曝光手段是发表文章,我看另一个说法是陈毅带着毛泽...
评分 评分 评分在看本书的同时,还看了国民党反共与联共,两本书对照着看,终于明白了共产党是如何从数百人的发展到数万人,乃至全中国,以下按照书的章节顺序稍稍做个笔记 第一、二章,讲述了毛泽东依赖实力被共产国际发现,在本文中讲的曝光手段是发表文章,我看另一个说法是陈毅带着毛泽...
不如吕迅的神作《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杨奎松在中国现代史四大高手(两杨两高)中名气最大,佳作最多,存在感最强,他文笔确实不错(但我看还是不如高华大师),资料全面,叙事冷静,观点比较中肯,完全避开了官媒特有的吹捧与狭义,个别语句甚至很大胆(尤其是毛刘暗斗王明那几段,完全是权术教科书),对49之后的中苏争议问题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对猫腊肉的革命亢奋、嚣张、粗陋与肤浅揭露堪称空前(相比之下赫鲁晓夫其实被我们冤枉多年),在大陆简体字历史书中确实算得上是良心之作了。缺点前半段的个别段落叙事稍显乏味
评分面子害死人。伟大领袖为了一个面子,争一口气,几千万人陪斩。
评分韶山的一生是个悲剧。帮助他逆转乾坤的法宝,成为了和平建设的阻碍。独立自主、倔强不屈的意识,变成了外交上的固执与倨傲。致力于世界革命二十年,赢得的却是69年的四面楚歌。建立人间天堂的努力背后,是数不尽的黑暗和罪恶。 他说:东风压倒西风。 可西风正劲,他等的东风却迟迟不来,于是,他成了那个背风的怪人。 与他的梦想一道逝去的,是人民的希望和血泪。这二十年逆风而行的代价,又该找谁偿还呢?
评分当得起字字有据,但也能看出体制内书写的痕迹。“打着红旗反红旗”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重庆谈判是斯大林命令而非毛的“伟大胸襟”。周恩来问赫鲁晓夫莫洛托夫为什么不制止斯大林的暴行,现在看来简直像个政治笑话。赫鲁晓夫同志说毛是套鞋,还要把斯大林尸体送给中国。杨只引用了毛买皮靴大衣的段子,沈志华可就连让山东省委准备白菜大葱都翻出来了。党史有几个段子才有意思嘛!
评分中国版的《潜龙谍影》系列或《使命召唤之现代战争》就应该出自这本书吧(尤其中苏珍宝岛战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