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五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汪曾祺(192O~1997)現、當代作傢。江蘇高郵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聯閤大學中文係,深受教寫作課的瀋從文的影響。1940年開始發錶小說。 1943年大學畢業後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和曆史博物館職員。1946年起在《文學雜誌》、《文藝復興》和《文藝春鞦》上發錶《戴車匠》、《復仇》、《綠貓》、《雞鴨名傢》等短篇小說,引起文壇注目。1950年後在北京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後改北京京劇院)任編劇。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捨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另有一些京劇劇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奬小說。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說,寫齣瞭傢鄉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齣凝重,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緻清逸秀異。

出版者:山東畫報齣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頁數:177
译者:
出版時間:2005-04
價格:13.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130796
叢書系列:汪曾祺係列叢書
圖書標籤:
  • 汪曾祺 
  • 美食 
  • 散文 
  • 飲食文化 
  • 隨筆 
  • 飲食 
  • 吃 
  • 生活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汪曾祺既不是達官貴人,又不是商賈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風味和民間小食,他談蘿蔔、豆腐,講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來,從容閑適;讀的人則津津有味,滿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裏說,自己小時候讀漢樂府《十五從軍徵》“舂榖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怡阿誰”時,盡管他“未從過軍,接觸這首詩的時候,也還沒有經過長久的亂離,但是不止一次為這首詩流瞭淚”。想見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動,有憤慨。

但汪曾祺並不止於見花流淚,感彆傷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麼物種,他從《毛詩品物圖考》追到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恰巧在武昌見到瞭古書中的葵―――鼕莧菜,終於放下瞭一件心事,總算把《十五從軍徵》真正讀懂瞭。當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僅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藝創作上“勸大傢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嘗一嘗”,“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中國人講究寓教於樂,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幾篇談美食例如《吃食與文學》的文章裏,他猶如鄰傢老嫗,絮絮叨叨地講自己的創作觀點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點也不討厭他,反而覺得他是一個挺可愛的小老頭。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从小,我就不喜欢吃面。 我的家乡在豫、鄂二省交界处,口味上也是南北兼有。老百姓寻常,一早一晚吃面。中午是最要紧的一顿,炒菜,蒸米饭。吃面很简单。烧锅开水,面条丢锅里,煮开就吃。水是清水,面是白面,家乡人戏称这种面叫“光屁股面”,吃到嘴里那叫一个寡淡。但是大...  

評分

因为朋友的推荐,买了这本小书。原来一直想买汪曾祺全集的,所以,对这类选集并不十分在意。然而这本山东画报出版的小书,从卖相上来说,就很吸引我这种严重“以貌取书”的人了。 从顶部向底端方向近4/5的橙黄色,留白处左下角一串水墨画的豆角(或其他豆类植物)的藤架。...  

評分

一年以前,爱书爱生活的茶茶给我推荐了汪曾祺。很无奈我一度都把这个名字和曾国潘记混,总觉是一沉重的历史人物,所以久久不曾翻阅汪老的任何一本书。 1314,发小要送我一本书。游荡书架间,看到上中下的《曾国藩》,突然想起一个类似的名字。本也不想看。但心想不能年纪轻轻就...  

評分

说起来,汪曾祺是我大学时期喜欢的文学界男神。 学中文的人大多都有这个体会,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文学系大家最鄙夷的,中不中,西不西,偏执一些的会觉得,就一个鲁迅拿得上台面。当时我一个新闻系学生,资质又差,想养养浩然之气,古代文学学不通,西方文学又高大上。那时候肤浅...  

評分

他的这本书我没看过,但其中的有些文章却是读过的。依稀记得汪老曾在书中提过昂茨鱼。这是江浙一带常见的淡水鱼,初秋清晨若是大雾,该鱼往往浮在水面上换气(气压低,水中的氧气少),轻轻地划船过去,用网兜一捞,没准就能捞到。这种鱼不需要鱼苗,淡水河里多得很。老家通常...  

用戶評價

评分

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评分

算作精選,不過基本都曾讀過。減肥時候讀這書尤妙。

评分

算作精選,不過基本都曾讀過。減肥時候讀這書尤妙。

评分

看的好饞。。。饞雞縱、各種米綫和手把羊肉

评分

休憩82nd,老汪這廝原來也在重復自己的點,小說中齣現過的很多橋段來自於他西南聯大的記憶,然後在這本書中各自齣現數次。書名五味讓我想起那句有名的“五味神在北京”,這本書麼,還真沒勾起我的食欲,為何?無他,很多篇裏老汪沒純粹寫吃,而是在隱晦的敲打著什麼,這不算談吃啦,是汪曾祺與吃有關的雜文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