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当前的世界人,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生育制度是个新名词,因之我得先说明一下这名词的意思。
乡土社会特征:空间封闭,时间停滞 在整部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比较明确地建立了如下9对概念: 1)语言与文字、 2)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 3)私德与公德、 4)礼治与法治、 5)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6)长老统治与青年统治、 7)血缘与地缘、 8)名实分离与名实合一、 9)欲...
评分讀費孝通老先生的作品,普通讀者似乎大抵是選擇《鄉土中國》與《江村經濟》,而少見人都費老的《生育制度》。小生這樣說倒并非是指前兩者不及後者,而是想表達自己獲得此書閱讀的意外。 《生育制度》,有關于家庭社會學。何謂家庭社會學?究其所以,其研究對象便是婚姻家庭變...
评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每当我思考乡土,或者说面对农村,面对我出生的地方时,就像笑问的儿童那样无知。十多年的城市生活,已经让我遗忘了乡音,更忘了那些代代相传的习俗。时间无形中,在我与乡土之间筑起一道难以理解的田垄。而费孝通先生,以一种我目前尚能接受...
评分《乡土中国》 费孝通 社会在急剧转型,但传统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片土壤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欲读懂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无可回避。而相比城市,农村保有着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遗存,“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通过14篇文章,这本小书讲解了中国人的农业本性...
评分本来想拟题为《一半乡土一半城市的“半调子”社会》,来记述阅读费老《乡土中国》一书的感触,却又觉得所谓“半调子社会”是个感情色彩颇为浓厚的词汇,若是不仔细来看,竟也搞不清楚对此社会是褒是贬,无端端地生出许多曲解来。遂借由该书最后一篇论文的题目《从欲望到需要》...
够基础,不够学术。
评分拐弯抹角地算,我是费老的学生.80年去南开上中国恢复社会学后第1个专业班,费老是促进者和领导者.毕业后去社科院社会学所当实习研究员,费老是所长.我发在海外的第1篇文章就是评介费老的"生育制度".去美国留学,是费老写的推荐信. 如果从现代学术发展的角度看,生育制度是费老最学术的一篇论文了,因为其中有清晰的模型(MODEL).
评分够基础,不够学术。
评分走向解体将是乡土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
评分因为作者要在中西对比中展开自己的论述,让人不断地看到二元对立式的表述。多少削弱了其论述的可信度。好的地方在于根据中国的情况发明一些特殊的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