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1712-1778),生於日內瓦一個新教徒傢庭,祖輩是法國人。在他齣世後不幾天,母親便去世,他隨其做鍾錶匠的父親生活,由其姑母撫養。十歲時,其父因打傷一貴族逃亡他鄉。十六歲起,他便離開瞭日內瓦,漂泊瑞士和法國各地,當過僕人、學徒、傢庭教師。由於天資聰穎,特彆是經過長期勤奮的自學和個人奮鬥,他獲得瞭廣博的知識,成瞭音樂教師,抄譜作麯,而且在這方麵還小有名氣,受到歡迎。1741年,他來到巴黎,結識瞭啓濛主義者、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孔迪亞剋、達朗貝爾等人,替《百科全書》撰稿。此後先後寫齣《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前者使他聲名鵲起。盧梭作為十八世紀的一位偉大的平民作傢,以其如下三部名著在法國文學史上占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愛絡伊斯》《愛彌兒》《懺悔錄》。
本書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啓濛思想傢、教育傢和文學傢盧梭於晚年撰寫的自傳體小說。這是一部彆開生麵、獨具匠心、無齣其右之作,盧梭在書中以驚人的誠實、坦率的態度和深刻的內省,敘述瞭自己從齣生到1766年離開聖皮埃爾島之間50多年的生活經曆,講述瞭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瞭他的行為和內心世界。小說的問世,開拓瞭浪漫主義文學的道路,深刻地影響瞭19世紀歐洲思想和文學的發展。
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他们永远也不相信,还有另一部分人,会以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方式活着。 这种“不同”,导致了误解和迫害——于是卢梭一生向往自由的宁谧,却不得不一辈子过着从西躲到东、从东躲到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原本对任何人都抱着友好的温情,在人际交往中处处流...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地评价过《忏悔录》。他说,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卢梭是“……一个一贫如洗、受人中伤、离乡背井,但仍然忧情满怀地思念故乡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而且理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也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
這個版本明明是焦文逸譯的啊
评分剖析過於詳細,都沒有仔細閱讀。再次重讀依然印象不深。鑒於是名著,還是給四顆星吧。也許年代過於久遠,無法融入和帶入作者的所感所想。
评分盧梭的好不在書裏,盧梭的好要讀得懂他的人纔會明白,不加批判的去理解他。
评分我懺悔 為那些可悲的人兒
评分真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