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出版者: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伊萨克·牛顿
出品人:
页数:619
译者:王克迪
出版时间:2001-1
价格:28.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224054484
丛书系列: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图书标签:
  • 牛顿 
  • 数学 
  • 自然哲学 
  • 哲学 
  • 经典 
  • 物理 
  • 数学原理 
  • 科普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共选择十处,其时间跨度近400年,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运河、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发行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

  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运河、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发行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自然的哲学不可以启发人类的,而是一种教育人生的一部书。自然的气质不是可以认识的,而是可以迷惑的,因此自然才成为一定的书籍,没有文字叙述,没有文学思考,没有真理的生活,没有真正的自然。自然哲学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提供人以一定的哲学玄思,因此没有...  

评分

牛頓發表的三個版本都是用拉丁文寫的。 試比較第一條定義 拉丁文1713年第三版(Google Books): Quantitas Materiae est mensura ejusdem orta ex illius Densitate et Magnitudine conjunctim. 王譯: 物質的量是物質的度量,可由其密度和體積共同求出。 趙譯: 物質的量...  

评分

對牛頓一直有一種普遍觀點:牛頓晚年犯了錯誤,放棄了科學,而專注於神學。 這其實是一種借用評價中國政治人物是非功過的寫法,很好地迎合了一般人認為科學與神學水火不容、涇渭分明的期望。 從先前的哥白尼、伽俐略、開普勒、笛卡爾,到牛頓同時代的科學家惠更...  

评分

自然的哲学不可以启发人类的,而是一种教育人生的一部书。自然的气质不是可以认识的,而是可以迷惑的,因此自然才成为一定的书籍,没有文字叙述,没有文学思考,没有真理的生活,没有真正的自然。自然哲学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提供人以一定的哲学玄思,因此没有...  

评分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译本,较好的保存了原本。当然因为牛顿时代较早因此许多语言不与现代对应,从而读起来使人感到吃力。但是译者保持了一种风度,即站在一种客观与尊敬的角度审视牛顿以及这本书。没有美化或者贬低。牛顿是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因而必须采取全面而公正的态度...  

用户评价

评分

浮光掠影地读了,让我体会到啥叫不明觉厉,因为很对数学推论读不懂,故而纯粹因个人原因减掉一颗星。以后我一定要让孩子学理科,然后跟着孩子再好好从头学习!文科生真是搓无底线。。。第三编讨论月球潮汐、彗星的格外有意思~~第二编中还有流体静力学,可查~~牛顿让高中教科书变得伟大,而相应的,教科书却高级黑了牛顿。。。同样被黑的还有亚里士多德。。。

评分

大一那年,在图书馆发现的,然后看完后,再后面签下了名,因为我不相信在这种学校还会再有人去看它,现在想来,挺偏激的..................无论咋样,对newton还是要赞一个的............他开创了我们的普通物理体系

评分

让我对物理产生无比浓厚兴趣的书。

评分

此书我看不下去,很多图例,买此书,看此书,只为证明:我是数学白痴:(

评分

其实只是读了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和科学研究思维方式直接相关的部分,具体的力学推导,我的知识储备不足,兴趣和动力也不足。不过对牛顿这个人倒是重新燃起来兴趣,想找找外国人写的牛顿经典的传记。上次读牛顿的传记还是1997年的初春,一晃儿22年过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