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法] 安德烈·巴赞
出品人:
页数:379
译者:崔君衍
出版时间:2005-5
价格:2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43651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理论
  • 电影
  • 巴赞
  • 电影研究
  • 电影艺术
  • 电影评论
  • 法国
  • 法國
  • 电影
  • 定义
  • 文化
  • 艺术
  • 影像
  • 叙事
  • 表达
  • 视觉
  • 社会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被视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50年法国电影评论的发展及电影现实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巴赞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提出或主张的电影本体论、长镜头理论、景深摄影、作者论和真实美学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成为严肃的艺术研究课题。

《电影是什么?》是巴赞批评论文的选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

作者简介

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 1918~1958),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

崔君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教授。主要著述有《现代电影理论信息》、《电影心理学研究》、《电影符号学》等;主要译作有《世俗神话》、《电影哲学概说》、《影片美学》;主编有《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电影艺术词典》、《现代艺术大辞典》电影分科等。

目录信息

原编者前言
原序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完整电影”的神话
电影与探险
寂静世界
于洛先生和时间
被禁用的蒙太奇――评《白鬃野马》、《红气球》、《异鸟》
电影语言的演进
非纯电影辩――为改编辩护
《乡村牧师日记》与罗贝尔・布莱松的风格化
戏剧与电影
帕尼奥尔专议
绘画与电影
一部柏格森式的影片:《毕加索的秘密》
评《德意志零年》
评《最后的假期》
西部片,或典型的美国电影
西部片的演变
西部片典范:《血战七强盗》
《电影中的色情》一书旁议
真实美学――电影现实主义和解放时期的意大利流派
评《大地在波动》
评《偷自行车的人》
导演德・西卡
杰作:《温别尔托・D》
《卡比莉亚之夜》,或新现实主义历程的终结
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
评《欧洲,1951年》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提要:中国人认识已赞比世界晚了30年,所以中国电影中的巴赞是一个模糊而流逝的影子。然而,1980年代初期那一批被认为实践“纪实美学”的作品,却留下了百年中国电影中与世界接轨的最深的脚印;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跟巴赞的神交以及由此体验的“理论滋养灵感”,定型了他们一...  

评分

#读书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 巴赞著,崔君衍译。巴赞是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被称为“电影界的亚里士多德”、“新浪潮精神之父”,他崇尚和宣扬现实主义美学与摄影影像本体论,形成了与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电影美学体系,开拓电影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这本书是巴赞电影评论的合...

评分

从未想过看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是如此费劲儿。抱着耐心、好奇心、崇敬啃完了。啊,我这是啃完了一部哲学著作啊。 首先,书里面的所有影评对应的电影都。没。有。看。过。作者的笔风非常具有辩证性,说巴赞是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真算体会到了,虽然评价的是电影,基本属于大众文化,...  

评分

评分

书暂且读到三分之一,到此算是真正读出了味道来。 这部电影领域内的“圣经”原来并非我以前想象的一样是纯理论的学术论文,而是巴赞发表在诸多报刊杂志的评论选集。可即便如此,翻阅本书仍算一件颇废脑细胞的事情。 读完本书的前两篇文章的时候,我以为巴赞恐怕通篇都要反复...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是有些不理解啊……

评分

准确说~借回来浏览了一遍~太多生僻的专业词汇和生僻的电影介绍~头疼~~~现在还啃不动,日后再读吧~

评分

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太一本正经的东西啊。。。

评分

巴赞真是很可爱,既有萝莉八所地用一整段表示“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也有不断蹦出的精妙比喻,那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比喻,把抽象的看法全说明白了,让我明白“电影是什么”。前半本从电影的起源与本性说起,很有启发,关于有声电影的发展可以对比到现在的3D热;后半段是巴赞对于很多具体电影或风格的看法,比如戏剧电影、新现实主义等,每一组都自成逻辑,整体又构成巴赞一脉相承的电影观。将电影与戏剧、小说不断对比取舍特别有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大概就能接受那些大闷片的存在了;只是不能完全认同这种看电影之为电影本身的眼光,津津乐道于导演风格演员表演场面调度,还不如莎莫五百天来的有教育意义。我还是更愿意把电影看做至少半个文化产品,用严密的逻辑和精湛的导演做出高层次的娱乐享受。

评分

还是有些不理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