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本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犹记那年高中,政治老师讲书中哲学内容时说:“这一节内容可要好好听,学哲学可以增加智慧。”为了拯救我这堪忧的智商,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学哲学,然而我的智商却丝毫没有长进。后来,我才逐渐懂的:积学,筑基也;积而悟,为圣人。学习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积累后的思考。哲...
评分起初看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当时的自己感觉大学生活实在是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虽然自己从大一直到大三一直在看书,但感觉自己看的书是没有目的的,是一种逛街似的看书,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自己要为以后的生活开始打算的时候,就想看几本对自己以后人生的道路有路标作用...
评分 评分我一直倾向于认为把冯友兰当成教中国哲学的教授就可以了,他的东西是属于哲学史的范畴,不能算是严肃的哲学范畴,对于近代中国哲学史的学术发展上很有研究价值,但哲学或者思想上价值不大。 冯友兰的哲学史看透了,其实就是一个美国新实在论内容的洋人穿着中国哲学...
评分虽然对比较重要的著作(或者说我觉得大概读完很快就会忘光的著作),我都争取写点豆瓣书评,但是看其他书评时,很遗憾地,抚掌会心一笑时少,对着屏幕咬牙切齿时多。 在内容本身而言,其实儒墨道法这些基本观点大家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当年有位在相关领域著作颇丰的老师曾经花了...
如今的学者在学识、考据、治学态度方面,和民国大师真的是完全没法抗衡了。
评分半读半弃
评分五四的这种成果是幽默的,对自己的土地也辜负了,知道了马克思的深度,导致后来的延安完全称不上现代革命,老毛孤军奋战
评分很不错,纠正了我很多之前对于儒学的误解
评分很不错,纠正了我很多之前对于儒学的误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