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一生完成一千二百万字以上,涉及社会科学所有领域,1932年林志钧所编之《饮冰室合集》搜集较为完备。有关其生平的资料则以丁文江、赵丰编订的《梁启超年谱长编》最为丰富。

梁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而他本人的创作虽然成就并不很高,但却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为新文学的真正发展开拓了道路。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
出品人:
页数:9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4
价格:1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39079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学术史 
  • 思想史 
  • 历史 
  • 国学 
  • 清代学术概论 
  • 学术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自问世七十余年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而在学者中间,其价值也不断凸现,以至成了清学史研究的必备经典名著。 此次重刊此书,由著名学者朱维铮先生对全书作了全面校注,详列了全书的书目提要,并撰写了2万余字的导读,便于初学者参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学术史著作中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清学史的经典性名著”(朱维铮语)。它上承《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末章《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的余绪,下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滥觞。然则因为《清代学术概论》撰写时的特殊时间和梁启超特别...  

评分

梁启超的一生并不算长,但足够精彩丰富。二十年天才,十五年启蒙,十年从政,十年为学。思想历程多次大幅度转折,人生阅历跌宕起伏。思想影响时代之深,影响时间之长,近代罕有匹敌。以此身份在最后为学十年之初,以十余日一气呵成五万言之清代学术史,能为者自当有足够知行。 ...  

评分

《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学术史著作中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清学史的经典性名著”(朱维铮语)。它上承《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末章《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的余绪,下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滥觞。然则因为《清代学术概论》撰写时的特殊时间和梁启超特别...  

评分

评分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近两百年的学术,一言以蔽之为“以复古为解放”。具体来说是“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此番概论,承接与梁...  

用户评价

评分

写谭嗣同那一章比较有趣。说他想把科学哲学宗教融为一炉,结果弄得很不堪,多有幼稚之论。梁启超毕竟是深刻地见识过、研究过西学的学者,而谭嗣同多是泛读过一些译著而已,二者的视野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谭嗣同的排满观念比革命党人还要早,所以走上牺牲的道路也是一种思想-性格所造成的必然。

评分

其他人不说,一个学历史的没读过的话真叫可惜,不说书本生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光就梁启超那优美而独特的文笔也足以值得你花上那么点时间,收获必不会少...

评分

N

评分

叙述明末到清末近三百年的学术历程,凸显所谓“时代思潮”为主线,以佛典所谓生住异灭的流转来比喻清学的蜕变,择取既有研究成果令叙事可信,照顾逻辑首尾一贯以自圆其说,行文简洁明快,似论从史出而实寓论于史,令人读来忘倦,不知不觉入其毂中。这不仅非平常学者所能,而且也非严谨学者所能。(引自朱维铮《清代学术概论》前言)

评分

叙述明末到清末近三百年的学术历程,凸显所谓“时代思潮”为主线,以佛典所谓生住异灭的流转来比喻清学的蜕变,择取既有研究成果令叙事可信,照顾逻辑首尾一贯以自圆其说,行文简洁明快,似论从史出而实寓论于史,令人读来忘倦,不知不觉入其毂中。这不仅非平常学者所能,而且也非严谨学者所能。(引自朱维铮《清代学术概论》前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