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
出品人:
页数:93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4
价格:1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39079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学术史
  • 思想史
  • 历史
  • 国学
  • 清代学术概论
  • 学术
  • 文化
  • 清代学术
  • 思想史
  • 儒学
  • 考据学
  • 经学
  • 文献学
  • 学术史
  • 文化史
  • 哲学史
  • 历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自问世七十余年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而在学者中间,其价值也不断凸现,以至成了清学史研究的必备经典名著。 此次重刊此书,由著名学者朱维铮先生对全书作了全面校注,详列了全书的书目提要,并撰写了2万余字的导读,便于初学者参考。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一生完成一千二百万字以上,涉及社会科学所有领域,1932年林志钧所编之《饮冰室合集》搜集较为完备。有关其生平的资料则以丁文江、赵丰编订的《梁启超年谱长编》最为丰富。

梁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而他本人的创作虽然成就并不很高,但却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为新文学的真正发展开拓了道路。

目录信息

前言
节目提要
自序
第二自序
一 论时代思潮
二 略论“清代思潮”
三 清学的出发点
四 顾炎武与清学的“黎明运动”
五 阎若璩和胡渭
六 黄宗羲和王夫之
七 颜元
八 梅文鼎、顾祖禹和刘献廷
九 由启蒙到全盛
十 考证学的“群众化”和惠栋学派
十一 戴震和他的科学精神
十二 戴门后学
十三 “朴学”
十四 经史考证
十五 水地与天算
十六 金石学、校勘学和辑佚学
十七 清代的“学者社会”
十八 清学全盛的时代环境
十九 桐城派与章学诚
二十 清学分裂的原因
二十一 清学分裂的导火线
二十二 清代今文学与龚魏
二十三 康有为是今文学运动的中心
二十四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创作
二十五 《梁启超的今文学派宣传运动
二十六 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分歧
二十七 晚清思想界一彗星——谭嗣同
二十八 清学正统派的殿军——章炳麟
二十九 晚清西洋思想之运动
三十 晚清思想界一伏流——佛学
三十一 前清学风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异点
三十二 清代自然科学为何不发达
三十三 结语
附录 清代学术概论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以佛典之生住异灭喻清代学术思潮,将其划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四个时期完成了清代学术的全过程,总的又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潮史上继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之后的清代考证学。 文化和学术,作为一个社会软实力的体现,总是呈现出潜伏期和盛行期的不...  

评分

1920年春天,梁启超欧游归来,在清华大学等校任教,开始集中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当时蒋方震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约他作序,他看后很感兴趣,却把清朝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相比附,由于梁文史功底深厚,厚积薄发,完序后篇幅几与蒋书相等,限于序文...  

评分

对有清一代学术大部分涉及到了,读了肯定是有些益处的。但也有一些该讲而疏漏的,如对经学有研究之皮锡瑞,王先谦,似都未涉及。 书前朱维铮对此书成书的考证,读之颇受启发。大概一是因为之前看过的序言,多是褒扬的多,批评的少,而朱氏考证之结果,有梁任公借鉴章太炎《訄...  

评分

葛兆光有《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一文,讨论清代学术和思想的整体脉络,其中引用邱为君的总结,认为清代学术研究最后形成了两种“典范”,一为梁启超的“理学反动论”,重视外部;二为钱穆的“每转益进论”,重视内部,分为鲜明的两个路向。梁氏认为从社会背景来说,清...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解释

评分

此书乃梁任公为他人之著而作的序,却一气呵成,写成了书。原本让梁公为他作序的人,反过来,为此书作了序,真是一代大师。想了解梁启超的,读读此书的导读也不错。。

评分

老梁带着近代思想家特有的偏激和理想,是个跳不过的必读书。。。

评分

历史百年后自有评说,对于梁启超、梁启超的著作来说也是如此。

评分

扫过佛教部分及一些大局议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