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W・薩義德
(Edward W. Said)
1935年齣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巴勒斯坦和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國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倫比亞大學迄今,講授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
薩義德著作等身,其中以《東方學》(Orientalism,1978)聞名遐邇,成為後殖民與後現代主義辯論的先鋒。20年來,薩義德著述不輟,焦點擴及政治觀察、文化批判,甚至音樂述評等範疇。與此同時他還以知識分子的身份積極投入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其學術建樹和政治參與都很引人矚目。
他是一个流亡者---萨义德逝世一周年祭 题记: 2004年9月24日,萨义德逝世一周年我以为对于一个思想者,行动者的最好纪念是体验其思想并与之同行,在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有一种风行但完全错误的认定:流亡是被完全切断,孤立无望地与原乡之地分离。而...
評分也不知道是因為崇敬他而覺其思想汩汩而出,還是因其思想汩汩而出才生崇敬,恐怕乃是綜合這兩點才使得我沒把這麼一本話語表述極盡晦澀、閱讀體驗盡顯艱難的書扔到垃圾堆裡去——儘管這是在《東方學》和《從奧斯陸到伊拉克及路線圖》之後,我所閱讀的第三本愛德華•薩義德的著...
評分第三章 知识分子的流亡——放逐者与边缘人 知识分子应当永远处于一个流亡的状态当中,即使不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流亡,也应当在思想在心灵上处于一个流亡的境界当中。这种流亡使得知识分子在于一种中间状态,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二为一,也没有完全与旧环境相脱离,处在一种若即若...
評分萨义德在书中对“知识分子”作出了新的界定:在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交融的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一种特殊专业,集编辑、记者、政客及学术中间人于一身,往往成为各种权力结构中的一员。反而在去国离乡的移民逐客中,在甘居异端的“业余者”、“圈外人”中,方能得见...
評分本书英文原名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这书名本身就不好译。这里有两个核心概念的联结,其一是Intellectual,其二是Representation。 首先,将Intellectual译为“知识分子”当然没有错。但是,作为在西方社会文化环境中所特指的一个人群,intellectual既不同于中...
2013-03
评分Said 怎麼也想不到知識分子的「有機」社會責任到瞭60 70年代的中國是緻命的。
评分2013-03
评分好書啊
评分Said 怎麼也想不到知識分子的「有機」社會責任到瞭60 70年代的中國是緻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