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作為《新約》中的重要篇章,可謂經典中的經典。卡爾·巴特的《羅馬書釋義》作為現代化處境中的《羅馬書》義疏,不僅是可垂奕世神學名著,亦屬20世紀學術思想領域裏的曠世孤星的大著。《羅馬書釋義》思想恢奇、識見高超、文風剔透,堅守啓示神學的立場。同時,該書也是德語文學史上的散文佳構。
《羅馬書釋義》由魏育青博士承譯,信達雅兼具,被譽為“成功的、可傳世的譯作”。劉小楓教授為該書作中譯本序,張賢勇教授撰寫導讀,而書中的拉丁文由李鞦零教授迻譯,《羅馬書》希臘原文的詞品則由楊剋勤教授作疏。
巴特的意气之作,畅快淋漓。至于真理性还有待继续考察。初读的确带来了很大震撼,对我解读圣经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很喜欢巴特的文采和魏育青博士的精彩中译。不过,作为基督徒,回到《圣经》才是根本!
評分摘自弗兰西斯·薛华(Francis A. Schaeffer)的《前车可鉴》(How Should We Then Live?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Western Thought and Culture)(书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777035/): 我们一定要明白,自从克尔凯郭尔主义流行以来,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分法”...
評分正是作为使徒的时候,他和历史现实中的人类团体之间不存在有序关系,由此看来,这种现象除了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的地位之所以合理,他的言论之所以可信,原因均在于上帝。和上帝一样,这些是极难直接洞明的。正因为此,他鼓起勇气,接近大众,要求他们听从自己,同时不用...
評分”如羊走迷,偏行己路。”我们有谁不是这样?甚至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也在先知的规劝声中硬着颈项。没有义人,这就是上帝对人说的“不!”。存在主义的根源离不开人的人的本质,“人是自由的”,人在世界上的“自由”不过是罪中的“自由”。人如果认识到“存在先于本质,人在世...
評分摘自弗兰西斯·薛华(Francis A. Schaeffer)的《前车可鉴》(How Should We Then Live?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Western Thought and Culture)(书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777035/): 我们一定要明白,自从克尔凯郭尔主义流行以来,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分法”...
好吧,也不說啥瞭
评分文筆精審
评分從高峰墜落的體驗。
评分070223一讀
评分好吧,也不說啥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