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陳寅恪評傳》最先於1976年在香港齣版,當時題為《史傢陳寅恪傳》,僅七萬餘字。1984年颱北聯經齣版事業公司重印,擴為十五萬字。百花洲齣的這本是第三次擴寫。作者的背景,和這本書在大陸齣版之前的齣版情況,使得這本書顯得比較“客觀”,比較中性。本書以春鞦筆法對近代聞名遐邇的大史學傢陳寅恪……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評介
隔海江山烟雾外,历经沧桑,憔悴朱颜改。 风雨无情君莫怪,那堪春去情难再。 销尽风流心力怠,昔日繁华,梦里相思债。 玦月窥窗花影碎,秋虫似泣啼无奈。 ——本书作者汪荣祖 “寅恪生于满清季世,身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抗战、国共内战,以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評分一直心心念念说看完陈寅恪的传记就去中大看看陈寅恪的故居,终于看完《史家陈寅恪》。想象陈先生在中大校园内散步,去中山二院就医,去从化泡温泉,觉得很是亲切,一个人的历史与印迹会沉淀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与记忆,我眼中陈先生至于广州,大概就是如此吧。 除了对陈先生的生平...
評分不管怎样,这本书对于了解陈寅恪还是很有帮助,如果懂一些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会更容易读这本书。 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中国只有乱世才能出大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难做到? 文革对文化的摧残不亚于日本侵华战争
評分 評分他的确是一位大师。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可能会有吧。 这本书写的倒还是挺好——不过仅仅是从我主观的角度。因为我没有详细考证过陈寅恪先生的生平,所以说,书里面写什么我就只好相信什么了。 把这本书读完了,倒是突然想去读读那本《再生缘》。不知道跟前的...
不錯的簡介,個人頗覺汪榮祖行文怪異。其於陳說多有迴護,把一些學術交鋒寫入,很多概括也比較得當。此書注入瞭很多個人情感。
评分17歲到20歲之間讀
评分#1890.7.3-2015.7.3 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125周年# 細節毛病很多,但不影響整體質量。還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老版瞭
评分201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