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1949 -2013),本名梁秉鈞,詩人、作傢及文學研究學者。三度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2012年獲香港書展評選為「年度作傢」。
七○年代初在港颱文壇介紹法國新小說、美國地下文學及拉丁美洲小說,同時開始小說創作。小說結集有《養龍人師門》(1979)、《剪紙》(1982) 、《島和大陸》(1987)、《布拉格的明信片》(1990)、《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1993),新作為《普羅旺斯的漢詩》和修訂版《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小說集《布拉格的明信片》曾獲第一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曾任駐柏林及南法沙可慈修院作傢。《島和大陸》有Gallimard 齣版社法譯本、香港大學齣版社英譯本。其他單篇小說有英、法、德、日譯文。
評論有《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閤編有《再讀張愛玲》、《香港文學電影編目》、《現代漢詩論集》、《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鬍金銓的電影藝術》等。近作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及詩集《蔬菜的政治》。與日本文化評論傢四方田犬彥有關香港和東京都市的對談錄《往復書簡》2008年夏天由日本講談社齣版。
香港文學的經典,最早於1977年小說在報紙連載,1982年素葉齣版社首次齣版單行本,到2012年牛津新版,屹立香港文壇三十多年。著名作傢葉輝曾經五次細讀《剪紙》,他說,《剪紙》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故事,每讀一次都有不同形貌不同角度的新發現,它是一棵隨氣候季節和年齡變形的植物,生長齣一些與現象和幻象相涉的想像。 董啟章則說閱讀《剪紙》的文本經驗不單來自剪紙的多重對立含義,也來自《剪紙》小說的寫法。
前1/2云里雾里后1/2爱不释手。故事没什么新奇,但语言的张力和魔力网罗生活场景,网罗人心各面向,网罗经不起解释和消磨的时代感和个人赖以生存的幻像,编织成不断生长蔓延的空间。不是文青不懂意识流不懂魔幻现实,不过很感动,很久没读到这么有魅力的文字了。作者刚刚去世,...
評分1. 語境 2003年4月1日,有關瘟疫的流言四溢,哥哥跳樓身亡,一切疑幻似真,香港剎時成了一個虛幻之城。懷著恍惚的心情,筆者依舊為「閱讀一本香港小說──《剪紙》舊夢新詮」座談會預備講稿,1 《剪紙》中的那份虛幻感,也就份外顯眼。這大概是本文的其中一個生產語境。 大約...
評分1. 語境 2003年4月1日,有關瘟疫的流言四溢,哥哥跳樓身亡,一切疑幻似真,香港剎時成了一個虛幻之城。懷著恍惚的心情,筆者依舊為「閱讀一本香港小說──《剪紙》舊夢新詮」座談會預備講稿,1 《剪紙》中的那份虛幻感,也就份外顯眼。這大概是本文的其中一個生產語境。 大約...
評分前1/2云里雾里后1/2爱不释手。故事没什么新奇,但语言的张力和魔力网罗生活场景,网罗人心各面向,网罗经不起解释和消磨的时代感和个人赖以生存的幻像,编织成不断生长蔓延的空间。不是文青不懂意识流不懂魔幻现实,不过很感动,很久没读到这么有魅力的文字了。作者刚刚去世,...
評分有的小说是这样的,随手翻开并未逐字阅读,不知内容为何,但一眼看到的都是漂亮句子。诗人写小说,随手一摘便是佳句,但也容易不擅于故事,情节简单。《剪纸》就是这样的小说,有他人不及的天才诗意,是需要等待知音的作品,不会走到人群中。 也许《剪纸》是思考香港文化的好样...
大學時期要讀的
评分牆上塗畫的紅色鸚鵡依次死去,空留一片白壁;打開一張剪紙,唱戲雜耍的場景人物全部奔流而齣;大排檔水族箱裏的每隻魚蝦都有一個塞子,打進空氣後就開始遊來遊去;花車上的自動果汁機把各式水果、甚至樓宇土地都打成汁液,混成一杯詭異的雞尾酒……三十年後的香港,魔幻與現實的界限是更模糊還是更清晰瞭?
评分問好友藉來看的,無論內容技巧,都很值得一讀
评分「剪紙」是一個重要的意象,剪紙剩下的「碎屑」亦是。迷幻與迷惑一綫之隔。社會與文化異質而多元,主人公們在現代與傳統之間感到自我的迷失,既不知如何把握自我,又不知如何錶現自我,更不知如何實現自我。
评分真好。寡聞如我就沒見過華語作傢有誰這樣組織語言的。山光水影花葉菩提,都見於字裏行間瞭,且不止於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