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今注今譯

莊子今注今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鼓应,福建长汀人。1963年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哲学硕士学位。后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讲师、台湾大学副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员。1978年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哲学。1979年在台湾创办《鼓声》杂志,任发行人。著有《庄子哲学》、《庄子哲学探究》、《言论广场》等。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庄周
出品人:
页数:910
译者:陈鼓应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96
装帧:繁体竖排平装
isbn号码:97896223114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庄子 
  • 陈鼓应 
  • 中国哲学 
  • 哲学 
  • 国学 
  • 诸子 
  • 诸子百家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注释”部分化费的时间最多。经常为了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查遍了古注而找不到恰当的解释。二、《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的“今译”依据“注释”,并参考目前已译成之中英文译本,为使译文畅晓与切近原意,别人译得好的语句我尽量采用。有许多地方与别人的译法不同,乃是出于我个人对庄文之解释观点所致。

三、《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所用庄子原文,为根据庄孝忾点校的郭庆藩集释本(世界书局影印本》。郭庆藩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戍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清代王念系、愈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并附有墉嵩焘和他自己的意见。集释原根据黎庶晶洁逸业书覆床本,庄校又根据续古逸估丛书影宋本、阴世陷隆本、道藏成玄英疏本以及四部丛刊所附孙毓修宋赵谏议本校记、近人庄叔岷校释、刘文等书加以校正。《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凡有增补或删改原文时,均于“注释”中说明。

四、庄书极为庞杂,而杂篇中尤为杂乱。为了明晰起见,将全书标上数字号码以分节次段落。

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注译时,除参考古今校注外,还参考英、日文和大陆学者有关庄污的专述。《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的参考,只限于考据字义的解释,这是据于学术上的需要,不涉及政治思想问题。

六、《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撰写期间,值俨灵先生先后印出庄仔集成初编与庄《艺文印书馆发行》,使《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最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在注释工作上得到许多的方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非常悲哀地发现:很多深奥的书我看不懂。 大学时,有一段时间喜欢哲学。一朋友问我:“你看过福柯的书吗?”我说没有。他笑了,说:“连福柯都没看过,还说什么喜欢哲学!”我受刺激了,于是找来福柯的书,发现自己真的看不懂。不明白为什么一句话就能说明的道理非要写成厚厚...  

评分

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读庄子,很是逍遥。 这几天,不知受了哪门子歪风邪说的影响,又生起做和尚道士的想法,还怂恿家人。ZX也不反对,只提醒我性别问题需要考量。 月月说,懂西语的和尚应该不会对性别要求那么严格。 ZX说不如我们假装男扮女装。 然后打入尼...  

评分

不管你如何毁誉,庄周是地道的世俗观察者,虽然他本人的充满了深刻的矛盾。他在宋做漆园小吏,后来楚王礼聘,他回答道宁愿像乌龟一般摇曳尾巴爬在泥中,也不要做官。然而本人确是极为窘迫甚至是饥寒的,他曾向河监侯借粮,遭到拒绝时他愤愤地讲了涸辙之鲋的寓言,攻击河监侯的...  

评分

终于把作业写完了O(∩_∩)O~~ ********************************* 一.庄子其人 关于庄子的生平资料很少,最基本的生平资料在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谓: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  

评分

《消遥游》读后感 这一篇共分为三节,主旨是描写和赞颂摆脱世俗一切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上达至与自然大道合而为一、共通相协的境地。(参看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1983年版 ,中华书局,第1页。)此乃一种在世生存的法则、目的与意义,与...

用户评价

评分

通俗版本。可惜看了后面忘前面。还要再慢慢读些古注,整理一下。

评分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评分

我想恐怕再也不能读完了,因为“我”已经不是我了。不过本来读的时候也没蛮读懂……

评分

遇到了位好老师,才知道了你好在哪里。

评分

多次想读,未能坚持读完;此次忙碌奔波中读完,耗时一月。其价值文学性更高些,在哲学思想上相比于其他诸子有其深邃之处,但其发明不够,体系也不够完整。只观其言语,可能会让人觉得其追求的境界神之又神;但如果,考虑人性共通(……研究《庄子》……时,我首先问自己的,不是作者在推演一些什么概念,而是他在谈论哪中具体经验,或是共通经验中的哪个方面。——毕来德),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怕是不免“观景不如听景”。此中或有真义,待日后参悟之后再试论一番吧(哲学的问题不是认识的问题,而是表述的问题)。浮光掠影,过了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