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金索佛(Barbara Kingsolver)可能是当代美国文学最特殊的一个声音。她出身肯塔基州乡间,大学主修生物,后来专攻生态学,拿到科学硕士,期间曾旅居法国和希腊,当过考古学家、校稿员、X光技术人员、清洁工、生物研究员和科技文件翻译。求学期间,她修习写作课程,并担任校刊科学作者,后来逐渐在各大媒体发表文章。离开学校后,金索佛白天担任记者,晚上在家写作。怀孕期间她夜里难以成眠,便躲进衣柜写作,不久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豆树青青》(The Bean Trees)。
这本小说描写双眼灵澈、精力充沛的乡间女孩泰勒只想离开肯塔基和避免怀孕,她买下一部老旧的福斯汽车,往西飞驰而去,但是当她在亚利桑纳州的某个汽车维修厂停下来的时候,竟发现这儿是中美洲难民收容所,而她自己也「继承」了一个印地安小女孩「乌龟」。 《豆树青青》是一个美国南方小说的西部版,出版后获得热烈回响,如今已是全美多所大学的指定教材,卖座超过两百万册,从此开启了金索佛的写作生涯。之后的十年间,金索佛又发表了《豆树青青》的续集《天堂的猪群》(Pigs in Heaven)、独立长篇《动物之梦》(Animal Dreams)、小说集《家园故事》(Homeland and Other Stories)、散文集《土桑高潮》(High Tide in Tuscon)等作品。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美国南方的精确描写、广博的自然知识、温暖的笔触和丰美的意象,赢得读者和评论者的一致爱戴。
然后,便是她创造历史的第四本小说《毒木圣经》(The Poisonwood Bible)。在这之前,金索佛的作品多以描写美国南方见长,《毒木圣经》却将场景转移到1950年代的比利时属刚果。在那刚果人民争取独立的连天烽火之下,浸信会牧师纳森?普莱斯带着妻子和四个女儿来到这荒莽之地,因为他认为这里满是需要救赎的灵魂。这本六百页的史诗以廿世纪最戏剧化的政治动荡为背景,由普莱斯家族的五位女性轮番担任叙事者,写她们在父权的威迫、复杂陌生的异国文化、危机四伏的内战下交织而成的故事,残酷、美丽、凄切,震撼人心,是金索佛生涯最具野心的创作。 2000年六月,《毒木圣经》被选入欧普拉读书俱乐部,缔造今日美国畅销榜上连续一百三十七周的惊人记录,前后逾两年半,狂卖三百七十万册,售出十余国版权,亚玛逊网路书店的读者书评多达一千三百余篇,至今依然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出版神话。
两年后,金索佛发表《纵情夏日》(Prodigal Summer),被誉为金索佛最性感也最容易亲近的作品,再度创下百万销售佳绩。故事发生在阿帕拉契山南部,叙写一整个夏天里自然的丰饶生机和人类的原始欲望。小说由三条剧情线交错并行:高居山间的森林警备员迪娜苦苦寻觅新出现的土狼家族,满心期待它们能取代绝种的红狐,成为新的掠食者,为这个生态系带来改变,不料却爱上了来参加猎杀土狼竞赛的猎人。远嫁乡间农庄的露莎,面对丈夫猝死,充满敌意的五位小姑,她要重返实验室的学术生活,还是在自然野地寻找新生命?还有世居山谷的贾奈特老爷,总是为了是否要喷洒杀虫剂和邻居罗琳丝小姐吵个没完。金索佛在每一条线都安排了南辕北辙的对比:保育员和猎人、城市学者和乡间农妇、杀虫老头和崇尚自然的妇人,写老中青三代的冲突和欲望,用动物的气味隐喻人与人之间无法解释的吸引力,并以其百科全书般的知识细写自然万物(请看全书第一段:「她的身体以习惯孤独的坦然移动着,然而孤独只是人类的自以为是。因为每个轻步都是脚下甲虫的雷响,每个选择对被选者都是全新世界。一切秘密都有目击证人。」)在《纵情夏日》出版后的五年间,金索佛与家人隐遁维吉尼亚州乡间,仅完成散文集《适足微奇》(Small Wonder)。 2005年三月,终于传出金索佛新作消息,包括记录农场生活的自然写作《动物、植物与奇迹》(Animal, Vegetable, and Miracle),以及如同《毒木圣经》般格局和野心的长篇力作《给未来历史学家的备忘录》(Notes to a Future Historian)。芭芭拉?金索佛身兼自然学者和小说家,在自然关怀、政治议题和女性论述之余,仍坚信剧情的重要。她的小说从不流于实验或说教,总是在内涵和通俗之间寻找平衡点。说她是美国当代最受爱戴的小说家,绝不过誉。旧金山纪事报说得好:「芭芭拉?金索佛依然是一个读者喜爱而且尊敬的声音,只要她继续与我们分享丰饶的果实,我们就会一直阅读她的作品。」
在线阅读本书
The Poisonwood Bible is a story told by the wife and four daughters of Nathan Price, a fierce, evangelical Baptist who takes his family and mission to the Belgian Congo in 1959. They carry with them everything they believe they will need from home, but soon find that all of it -- from garden seeds to Scripture -- is calamitously transformed on African soil. What follows is a suspenseful epic of one family's tragic undoing and remarkable reconstruction over the course of three decades in postcolonial Africa. This P.S. edition features an extra 16 pages of insights into the book, including author interviews, recommended reading, and more.
《旧约·创世记》的开篇记录了罗得与妻子的故事。这对夫妇原本在迦南居住,拥有大批的牛羊财物,却遭人嫉恨不得不搬离,最后定居于索多玛。由于索多玛是一座淫糜之城,耶和华打算将其摧毁。罗得从天使那里获知毁灭的命运后,携妻儿出逃。只是,因为留恋索多玛的滚滚红尘,妻子...
评分我是个按部就班的职场女人,也是个母亲。《毒木圣经》里那个母亲说出了长久以来闷在我心里、卡在我喉咙里的话,她的那些矛盾、挣扎、绝望,她在每天清晨醒来时的心理斗争,她想要逃离家庭,向着大海奔跑的汹涌的渴望,一针针刺痛我的心我的眼,我大哭出声,我为她跺脚,我怨她...
评分《毒木圣经》的故事发生在前比属刚果,大概跨越了1950-1990四十年的时间。但芭芭拉·金索弗在此书中呈现的叙事架构及命运转折,更像是19世纪的旧体小说。这其中有罪恶与救赎,有内心的黑暗与信仰的光明,有同在屋檐下的家人在命运的裹挟下,走向不同的终点的无奈与必然。 这本...
评分在成为作家之前,芭芭拉·金索沃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童年时代,她跟随当医生的父母远赴非洲,在丛林度过了难忘的几年。彼时的记忆早已印刻在金索沃心头,成年后也不能轻易忘记。急于将往事合盘托出的心理,逼迫她提起笔来,哪怕明知是一趟苦旅。同样的急迫落到了小说《毒木...
漫長,如熱帶
评分好看!想想自己一生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组织语言和编织故事的能力,好绝望……
评分women, family, religion, colonialism, politics, cultural conflict...an amazing story. 24h32m
评分非洲是不是上帝没有散播恩泽的地方,这个无法辨。但是生灵的奇特之处未必是其共性,而是其差异。同样的环境,承受的同样的逆境,甚至是源于同样的基因组合,创造的依旧是眼里印着世界不同切面的个体。作为一个无神论着,也不认为某个版本的圣经就能让人获得救赎。但每一个存在的独特性,却是不可否认的神迹。
评分literate fiction- wonderful description of the Congo, how men's stubbornness and women's survival skill comes to pla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