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不同的人物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学影响者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他们应对所遇到的身心家国和道德文化问题时的思想和作为,以及他们的构思和体现所受到的历史认受。这些人物的个人表现及其获得的当时及后代反应,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近世读书和士大夫对于儒学的实质的思辨、习行和问学情形。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感觉史料解读极细致周密。方法即是把人物、文本和行事置于历史情景中去反复推想,在多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得出关于自我意图和历史认同问题的考察。比如《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堤乡约》一文,竟可以做出这么细致的讨论,可见做个案,分析的思路比结论更加重要。
评分对于王阳明从祀的研究有意思
评分算是开始接触明史了……朱先生每篇文章结构都差不多,说实话读到最后都有点疲倦了,还好朱先生学问扎实,读来都有很大收获。印象特深刻的是朱先生对版本源流的考据,严谨缜密,有条不紊,颇有乾嘉遗风。
评分对于王阳明从祀的研究有意思
评分对于王阳明从祀的研究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