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曾风靡整个美国,并使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德成为有史以来公众知名度最高的人类学家,也由此使人类学这一学科在美国大众中深入人心。
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躁动?米德带着这些问题去到了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
米德以萨摩亚的“反例”得出的结论,使这部初版于1928年的著作成为人类学“文化决定论”学派的一面旗帜,也因此引发了人类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场论争。
前面读得很慢,后面读得快,是处理一堆新鲜食材和直接吃熟食的区别。证明我迄今为止读专业类书籍仍然是很粗糙且偷懒的,不应该。 这本民族志某种意义上不算成熟,但它非常有震撼力量。作者将萨摩亚归结为一个单一的模式,正因为没有强烈的情感冲突,所以青春期变得平静无澜。而...
评分正好最近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讲义的作业 就把作业粘过来 了 马林诺夫斯基曾说:“做研究不能主题先行,但问题永远是为有理论准备的人而准备的”(Marlinowski 1922:3)。作为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马林诺夫斯基确立了以“田野参与调查”为基础并以“民族志”...
评分书里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漂洋过海的旅行者总是要比那些坐井观天的人聪明伶俐”。暂不论其本身的学术意义,几十年前,人类学家漂洋过海,跨出自己舒适圈,去了解他者的文化,回归审视自己的文化,这是值得敬佩和尊重的。 内容方面,因为我只算人类学入门学生,相比于结构...
评分[美]玛格丽特·米德著《萨摩亚人的成长——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据说是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在学长的介绍之下花了大概一天的时间拜读了一下。因为自己在人类学方面真的是几乎一无所知,并且也还没有拜读过佛里曼的那本批判本书的书,所以我只能表达一...
评分书里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漂洋过海的旅行者总是要比那些坐井观天的人聪明伶俐”。暂不论其本身的学术意义,几十年前,人类学家漂洋过海,跨出自己舒适圈,去了解他者的文化,回归审视自己的文化,这是值得敬佩和尊重的。 内容方面,因为我只算人类学入门学生,相比于结构...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而它更突出的贡献可能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对于争论只能说每个读完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受,但米德是真的适时地化解了我的很多困惑。
评分青春期与文明病
评分32块钱买来的,在看,获益匪浅
评分前面一堆自以为很有文采实则冗长乏味的描述。。。
评分相对于她的师姐本尼迪克特 米德的文字更生动阳光一些 谁让前者都不下田野呢?当然 理论的系统化程度也要差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