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Piaget,讓·皮亞傑(1896—1980)
瑞士心理學傢和哲學傢,對生物學、哲學、心理學和邏輯學都有精湛的研究。他自1921年開始,就從事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在於由此探討認識論問題。1955年後,任日內瓦“發生認識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以他為代錶的日內瓦學派數十年來積纍瞭大量有關兒童心理學的實驗研究資料,先後齣版瞭不少專著和論文,對西方現代兒童心理學有相當廣泛的影響;重復驗證和著文介紹、討論他的工作的心理學工作者頗多,看法卻不盡相同。
皮亞傑通過兒童心理學把生物學與認識論、邏輯學溝通結閤起來,從而將傳統的認識論改造成為一門實證的實驗科學。曾任瑞士心理學會主席、法語國傢心理聯閤會主席和第十四屆國際心理科學聯盟主席。1966年當選為國傢科學院院土,196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齣科學貢獻奬。
《發生認識論原理》一書是皮亞傑在1970年齣版的一本理論性著作,較集中、係統地闡述瞭他對於認識論的觀點。他指齣:“發生認識論的特有問題是認識的成長問題”(見本書引言),而研究認識的發生發展是認識論不可缺少的一個部份;並指齣發生認識論的第一個特點是研究各種認識的起源;第二個特點是:“它的跨專業性質”(見本書引言)。本書共包括三章。第一章根據對心理的發生發展的分析,討論認識的發展和形成。皮亞傑認為:“傳統的認識論隻顧到高級水平的認識,換言之,隻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後結果”(見本書引言),看不到認識本身的建構過程;他自己則是從其心理的發生發展來分析認識。在第二章,分析瞭獲得認識的生物學前提,也就是認識在機體方麵的起源和機製問題。最後,在第三章則對一些古典認識論問題作瞭考查,他認為各門科學都應有自己的認識論,但認識總是一種繼續不斷的建構。
0. 许多年之后,面对手持移液枪的小外甥,我将会想起他母亲也就是我表姐和我一起看Discovery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一期讲的是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综合症(也就是俗称的“疯牛病”),其中提到该病的一个典型症状是运动感知功能受损,一位患者伸手做出拿杯子的动作,但没拿到...
評分这本书的序和引言还基本上能够读懂,所以对于书中大概讲什么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章节中的内容很深奥(可能翻译的质量也有待改进),给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看着看着还是看不明白,只好作罢。 但是还是想力荐这本书,因为书中论述的是认识论方面的知识,个人觉得即使...
評分以运演作为儿童思惟发展的标志来划分四个大的年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时儿童能运用某种原初的格局来对待外部客体,能开始协调感知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其感知运动的智力还没有运演性质,因为儿童的活动还没有内化。 (2)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
評分在长途大巴的摇晃中,终于很费劲地把这本书读完了。 总以为我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和看第一遍的感觉大不相同,似乎要费力一点。好不容易看完以后,打开第一次看书的笔记,发现确实不太对得上,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我原来看的那本叫发生认识论。。。。 总的来...
評分很难以读懂此书,不仅内容相当精深晦暗,而且有着大量的数理方面的解读,这更是让我摸着不头脑。 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儿童的认识是如何产生以及发展的,作者以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分析论证,加上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但其他的内容真心无法理解。是一本怕是我永生也无法读懂...
此書是經典中的超經典。值得每個有12歲以下孩子的傢長閱讀。值得任何學科的教師閱讀。嚮皮亞傑緻敬!
评分發生解構主義的鼻祖,形式和內容的討論很有意思,須再看看
评分不親眼看下,就不知道皮有多牛
评分翻譯的很差勁
评分傳統的認識論能否化約為心理學、生理學和遺傳學等問題,本書似乎是一個嘗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