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女小说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29年就读于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1930年因抗婚离家出走,后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中。1932年回哈尔滨开始写作。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在青岛写作小说《生死场》,1936年秋去日本养病,翌年返回上海,写作多篇小说。1940年流亡香港,直至病逝。
萧红,一个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女性作家,有着“如同秋季草叶上的露珠那样晶莹与剔透”的文笔,又对“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有着刻骨的感知,《小城三月》写一个少女在春天的心事,温润的笔调载满了对幸福不为人知的期待;《回忆鲁迅先生》以女性视角描摹生活中的鲁迅,风格特异地以细节现出一代导师的亲切;《生死场》被称为“中国女作家所写的最有力的现代小说之一”。本书以此三部作品展示萧红创作的不同侧面,精心选取大量珍贵图片配合阅读,希望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天才女作家。
前言:文笔极差,且不知所云,素来语文作文就是徘徊在不合格的梯队,此文仅是本人读后的喃喃自语,并无何值得参考的信息,误入的路人,匆匆瞥上一眼,还是赶紧上路吧。 正如标题所言,于是,此刻的我,便不能够将其与张爱玲两者文笔进行对比,但这并不重要,想来从书中了解的萧...
评分前言:文笔极差,且不知所云,素来语文作文就是徘徊在不合格的梯队,此文仅是本人读后的喃喃自语,并无何值得参考的信息,误入的路人,匆匆瞥上一眼,还是赶紧上路吧。 正如标题所言,于是,此刻的我,便不能够将其与张爱玲两者文笔进行对比,但这并不重要,想来从书中了解的萧...
评分 评分小城三月 晚秋和早春的趋势虽然不一样,但它们的天气是如此的相似,走出门外,一股寒意就直扑身体而来,不禁有点打哆嗦,恨不得要添棉衣了,虽然毛线衣也还不曾上身。 看着红枫叶在风中打着滚翻卷着走了,心里头生出无限的瑟瑟悲凉之意,充斥胸间的竟是无限的哀愁,我不是...
评分读完整本书,感到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悲剧。一个故事开始总是平平淡淡的,到后头总会有离别的,死人的,我看着也不悲伤,我觉着那样描述下他们应该就得死了的。也可能是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不能深刻体会吧。 书中没有一处提到人死后悲伤,我印象中没有提到过,像是死了人也正常...
我喜欢萧红的文字,和她描写的人儿一般,淳朴、自然 我爱她笔下的鲁迅先生 爱她笔下的小城
评分看着看着竟然看哭了
评分萧红的文字很冷,很绝望。却又充满一种天真的善良。
评分读后如初冬的清凉。
评分我喜欢萧红的文字,和她描写的人儿一般,淳朴、自然 我爱她笔下的鲁迅先生 爱她笔下的小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