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辞赋源流综论

中国辞赋源流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曹虹
出品人:
页数:299
译者:
出版时间:2005-9
价格:23.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1010479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赋学
  • 曹虹
  • 古典文学
  • 辞赋
  • 文学
  • 文章学
  • 文学理论/批评
  • 经典著作
  • 辞赋
  • 源流
  • 中国
  • 文学
  • 历史
  • 研究
  • 综论
  • 古典
  • 文体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是最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并波及古代汉字文化圈内的周边邻国。本书着眼于辞赋发展的各种有机因素,致力于从此体的纵向历史流程与跨国影响中追究问题点。与此相应,采用系列论文的写作形式,归为源流篇、思想篇、理论篇、域外篇四个专题。为展现中国辞赋源流的广博内涵,本书除探究赋史流程中某些带有初始或转折性的创作形态、审美命题,以及赋体与诗文的互动等现象,还对赋史与思想史进程中某些交相呼应的景观、根植于中国的这一文体向邻国赋学的渗透等情形,加以新证。研究视域的开拓与多种角度的参用,是本书致力之处。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论
壹 源流篇
“不歌而诵谓之赋”考论——关于赋体定义的一个釐清
一 一个久遭误解的命题
二 《汉志》“不歌而诵之赋”本义考
三 赋《诗》与赋体
四 传统文体论的得失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交互递转
一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二 屈赋的独特地位
三 以汉末魏初为分界:交互递转的历史线索
四 从《哀江南赋》反观大赋体制的内在生机
从“古诗之流”说看两汉之际赋学的渐变
一 战国遗风的消歇与政教力量的介入
二 扬雄的困惑与自讟
三 班固的“法度”思想及其影响
文人集团与赋体创作
一 从梁园宾客谈起
二 政治中心对文人的吸引力
——以建安时期“俊才云蒸”为例
三 文人集团的文学影响
谢灵运《山居赋》自注与柳宗元山水游记
一 《山居赋》自注的文学价值
二 从文学外围到文学中心
贰 思想篇
孟子思想对汉赋的影响
一 孟子的“贤者而后乐此”与汉大赋的讽谏程式
二 孟子“说大人则藐之”与汉赋“寓名例”及其他
言意之辨与辞赋创作
一 由谢观《得意忘言》说起
二 “在有意无意之间”
三 “言旷无隘”与“言含余意”
“遂初”系谱的形成——孙绰《遂初赋》影响力探原
一 说“遂初”
二 刘歆与孙绰
……
参 理论篇
肆 域外篇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献、思辨、文笔俱佳

评分

最喜欢源流篇,前三篇分别从三则基础而重要的材料入手,重新文本分析,解释赋体起源和流变。尤其是材料分析得极好,基础材料因为常用,反而对其中的问题习焉不察,真的解释起来,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理解。理论篇的“物色”那节也很有方法上的启发性,示范了如何将《文选序》和类录设置结合起来推导批评观念。思想篇稍单薄,有几篇没有看进去,线索不是很明朗,章节设置有割裂之感。总体来说,流畅清楚的语言,扎实的文本分析,切中肯綮的解决问题角度都值得好好模仿。

评分

将思想问题落实在形式层面,这个才叫文体学。

评分

最喜欢源流篇,前三篇分别从三则基础而重要的材料入手,重新文本分析,解释赋体起源和流变。尤其是材料分析得极好,基础材料因为常用,反而对其中的问题习焉不察,真的解释起来,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理解。理论篇的“物色”那节也很有方法上的启发性,示范了如何将《文选序》和类录设置结合起来推导批评观念。思想篇稍单薄,有几篇没有看进去,线索不是很明朗,章节设置有割裂之感。总体来说,流畅清楚的语言,扎实的文本分析,切中肯綮的解决问题角度都值得好好模仿。

评分

甫一读之,甚为文采所动,感到自己言之无文并为此自讟。不啻辞趣,曹老师溯源流、析理论如抽丝剥茧,文气颇为畅通,实乃论文之范闲,学子可法也。【赶脚需要进个夸夸群再学点高级词汇才能接着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