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波茲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傢,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在紐約大學首創瞭媒體生態學專業。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傳播係的係主任。2003年10月波茲曼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錶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波茲曼齣版過20餘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技術壟斷》、《教學:一種顛覆性的活動》(閤作者:查爾斯・韋恩加特納)、《教學:一種保存性的活動》、《誠心誠意的反對》、《瘋狂的談話,愚蠢的談話》、《如何看電視》、《建造通嚮18世紀的橋梁:過去怎樣改變未來》。其中《娛樂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5, Neil Postman’s groundbreaking polemic about the corrosiv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our politics and public discourse has been hailed as a twenty-first-century book publishe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ow, with television joined by more 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media—from the Internet to cell phones to DVDs—it has taken on even greater significance.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is a prophetic look at what happens when politics,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even religion become subject to the demands of entertainment. It is also a blueprint for regaining controlof our media, so that they can serve our highest goals.
年初一去拜年,无聊地坐在那里补齐了我一年份的电视时光,瞄了几眼联欢晚会,看了两集武林外传,然后把一年份的广告都欣赏个遍,最后彻底崩溃,妄图在亲戚家翻出本《红楼梦》来打发时间未果,回来一怒之下就开始看《娱乐至死》,一篇缅怀印刷术担忧多媒体娱乐的檄文。 ...
評分出差期间见缝插针的读完了这本书。写书的时间应该是电视文化方兴未艾的1985年,当时还没有看到网络的苗头,作者十分有预见性的提出了电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将要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 本书是由两篇相互联系的小书组成,《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其中后者算是承...
評分这是2014年看的第一本五星级好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娱乐至死》很好地为我们阐述了在多媒体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被声色犬马蒙蔽了眼睛,专注于电视手机的同时我们如如何忘记了阅读。结果是更可怕的,我们忘记了如何思考,使自己被裹挟变得碎片化,最终忘记如何去思考! 媒介一直...
評分去年马东带着《奇葩说》独立出来的时候,他说创业前又读了一遍《娱乐至死》。有趣呀,读过批判娱乐的书之后,做出了当代娱乐的最高点。 受他启发,上个月又拿了《娱乐至死》来看,上次读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在经历了电脑、微博、微信乃至直播的更迭之后再看,倍感经典。 美...
評分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先进的传播技术,特别是电视,将人们淹没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也让能够教化人类的优秀文化沦为充满感官刺激的庸俗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甘心情愿沦为娱乐至死的奴隶,那最坏的结果将是人类将无知...
great work, especially nice after reading pure philosophical and literary books. Feel kind of good about not having television in my college now.
评分忍不瞭瞭。
评分水平限製, 我現在隻能讀這種四平八穩毫無創見的英文版學術著作。。。“I don't mean……I only want to say……”哦這種句式是啥意思
评分在網絡時代更加明顯:各種資訊鋪天蓋地,人們在這泡沫中漸漸迷失,麻木並快樂著,又何須真理部操心。
评分電視、視覺文化、娛樂化、showbizz 化對於傳統書麵的衝擊分析得入木三分:我們的思考能力隨著語言能力一樣在衰退。書裏奧威爾和赫胥黎的對比也非常精闢,我們並不怕1984那樣廢除書本廢除知識廢除真理廢除曆史廢除美,我們更怕的是美麗新世界中我們已經被洗腦到自覺地對這些“本質”毫不關心,而隻在乎自身的快樂享受。被作者深惡痛絕的電視是垃圾信息,互聯網何嘗不是呢,社交網絡何嘗不是呢?明星A和明星B離婚關我屁事,你寒假去哪兒旅遊關我屁事!書中(以及席勒課上貌似)也說過這樣一個精妙的觀點: capitalism doesn’t produce what you need, it produces what you want.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