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尔·萨特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
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让-保尔·萨特(1905—1980),二十世纪法国声誉最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学说对法国及整个欧美的思想文化界曾产生深刻影响,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真实的笔,通过真实的文字,描写真实的事物。我倘若不变成真实的我,那才叫见鬼呢。 我本着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忠实读他的书,又陷于他的文学,对于他的天才十分惊艳。他说了这样的话 “我感到我的疯狂有可爱之处,那就是起了保护我的作用,从第一天起就保护我不受争当“尖...
评分向“词语”挑战 萨特的童年,内有一些章节令人发笑,比如发型和鬼脸。 是否人们都很相似,不过大师确实更早熟一些。相比于萨特的小说,这本自传更适合消遣。 真实于否,难于追究。但他很像我们身边的那些自嘲勇士,的确有这样一类人,在坚不可摧的自信中谈及自我,用词犀利,...
评分为着准备论文,开始有序地了解法国当代思想家。虽然很早就读过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而且还信心满满地在一篇课程论文中把他小小地批判一通。——但这已经是少不更事时的无知与冲动了。现在重新开始阅读萨特,多了几年的积累和经验,更加注重他行文间的推理...
评分让•保尔•萨特薄薄一本自传,有两个中文译本。潘培庆先生的译本名为《词语》,收在赫赫有名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里;沈志明先生的译本名为《文字生涯》,是中文版萨特文集的一部分,也刊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著名译插图系列。大学时,我曾从图书馆借过一本破旧的《词语》,...
评分波伏瓦深爱的小男人,以八卦的方式了解这位存在主义代表人物,除了看《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翻翻1955年他带波伏瓦来中国访问的报导,读他本人在晚年的自传也是很有意思。萨特的著作卷帙浩繁,但这部自传却语言风趣,玲珑剔透。尽管看的是译本,也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位哲人...
狗狗狗U ̄ー ̄U
评分萨特其实到处都在内心告白...
评分亲,说好的轻灵快乐呢?= = 我仿佛看到一个矮小、瘦弱、敏感、阴沉、有一点斜视……的儿童,蹲伏在书架下面,捧着本儿高乃依,一会儿狂躁,一会儿安静 = =
评分萨特其实到处都在内心告白...
评分很薄,159页,可密度太大了。萨特的语句一个接一个蹦出来,大长段,说是自传,其实也不很贴切,因为这只是那一段童年的截取,到十岁打止。萨特是那种特别不讨人喜欢,瘦弱、安静到阴沉,却擅长装腔作势,脑子里住着古里古怪的东西的老头式的孩子。他讽刺,自嘲,可仍旧避免不了那种孤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