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让·保尔·萨特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

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 让-保罗·萨特
出品人:
页数:159
译者:沈志明
出版时间:2006-01-01
价格:1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53056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插图本
图书标签:
  • 萨特 
  • 传记 
  • 法国 
  • 存在主义 
  • 自传 
  • 法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字生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让-保尔·萨特(1905—1980),二十世纪法国声誉最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学说对法国及整个欧美的思想文化界曾产生深刻影响,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尊重自己的感受,并且敢于表达,遂成大家。因为我们太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更羞于去表达,即使我们做到以上两点,也未必表达得清楚,所以我们成不了大家。萨特做到了,而且表达得非常明白,可以想象,译者应该也译得很顺手。 只须随手拾一段文字,就明白萨特为什么是萨特。...  

评分

萨特在《词语》中追述过他是如何从词语本身,从文学想象的过程里建构起自己的作家身份。那些稚嫩的想法在每个有文学梦想的人的身上依然存在。或许可以说知识分子的武器除了纸笔并无其他。而正是在它们的扶持下,作家主体可以潜入文本中,展现自己所梦想的一切。但无法否认的是...  

评分

向“词语”挑战 萨特的童年,内有一些章节令人发笑,比如发型和鬼脸。 是否人们都很相似,不过大师确实更早熟一些。相比于萨特的小说,这本自传更适合消遣。 真实于否,难于追究。但他很像我们身边的那些自嘲勇士,的确有这样一类人,在坚不可摧的自信中谈及自我,用词犀利,...  

评分

“真实的笔,通过真实的文字,描写真实的事物。我倘若不变成真实的我,那才叫见鬼呢。 我本着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忠实读他的书,又陷于他的文学,对于他的天才十分惊艳。他说了这样的话 “我感到我的疯狂有可爱之处,那就是起了保护我的作用,从第一天起就保护我不受争当“尖...

评分

向“词语”挑战 萨特的童年,内有一些章节令人发笑,比如发型和鬼脸。 是否人们都很相似,不过大师确实更早熟一些。相比于萨特的小说,这本自传更适合消遣。 真实于否,难于追究。但他很像我们身边的那些自嘲勇士,的确有这样一类人,在坚不可摧的自信中谈及自我,用词犀利,...  

用户评价

评分

很薄,159页,可密度太大了。萨特的语句一个接一个蹦出来,大长段,说是自传,其实也不很贴切,因为这只是那一段童年的截取,到十岁打止。萨特是那种特别不讨人喜欢,瘦弱、安静到阴沉,却擅长装腔作势,脑子里住着古里古怪的东西的老头式的孩子。他讽刺,自嘲,可仍旧避免不了那种孤僻感。

评分

萨特说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就感觉到,当一些灵感来临时,他发现自己变成另一个人,就像进入一个玻璃宫殿,不能辨认自己。为了证明的存在,写作开启了他的文字生涯。“写作即存在”。他认为只有把脑海中混乱的絮絮叨叨的思绪和感悟,通过恰当的修辞,巧妙的搭配,浇铸成历历文字,才能有真实的存在之感,即便后来写作的欲望包含了对生活的绝望,但是浸透了泪水的文字一旦成型,变成不会腐朽的实体,哪怕他已逝去,只要有人阅读,他的生命就寄生在这些人身上,不可磨灭的文字代替了生命。

评分

我确信在我翻开书本的时候,正如萨特在书中写到的永生姿态一样——他活了过来,站在我的近旁,喋喋不休地跟我讲述一切有关死亡,有关文学的观点。薄薄的一本书,却用了两天才读完,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联想到自己。对未来更胜于今天的期待,和对童年的否定,引发了我深切的共鸣,期间也不断想起自己对于存在的质疑和惶惑。出生即是死亡,死亡即是新生。后来读到“凡高寿的死者都死于先天,死亡既在他接受临终涂油礼,也在他初生受洗礼的时候来临,他的一生属于我们这些后来人”,恰逢杨绛先生与世长辞,先生也一定在她留下的那些文字里重又新生了。我想,作家应该总是最迷惘的一群人,因此才笔耕不辍,妄图借用文字这面镜子看清自己。

评分

萨特其实到处都在内心告白...

评分

聪明的人是敏感却清醒的。他们不因敏感而含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