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本书刚刚荣获2005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作者2000年出版的另一本专著《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则与社会网络》在学界获得很好的反响。本书可以说是上一本书,田野调查的延续。同样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本书探究的是一个之前几乎无人触及的题目——中国乡村的私人情感和家庭生活。阎云翔70年代曾在一个东北农村当了七年农民,1989年他重回那里进行了将近十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村民的私人生活和道德世界。他的研究视野从公共领域如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老人的赡养,一直延伸到私人情感、性、节育和性别的选择。这个课题是极有意义的。
得到听书: 首先是择偶方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取代了父母在自己择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家庭关系的结构发生改变。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并且逐步取代过去的父权制度。第三,居住空间的私密化带来了隐私观念的普及。第四,传统大家庭的分家时间不断提前,彩礼金额逐步上...
评分一、全书综述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简单鲜明:一是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私人家庭崛起和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普遍出现的双重转型。二是国家在农民私人生活的转型及个人主体性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包括集体化时期对...
评分得到听书: 首先是择偶方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取代了父母在自己择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家庭关系的结构发生改变。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并且逐步取代过去的父权制度。第三,居住空间的私密化带来了隐私观念的普及。第四,传统大家庭的分家时间不断提前,彩礼金额逐步上...
评分一、全书综述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简单鲜明:一是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私人家庭崛起和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普遍出现的双重转型。二是国家在农民私人生活的转型及个人主体性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包括集体化时期对...
评分阎云翔,1954年出生,一家六口被误判为“资本家”的成分拉到了山东临邑县老家,在山东农村被当作地主成分对待,常常吃不上饭。17岁的那年山东粮食歉收,他身揣5元钱偷偷跑出来,大胆“闯关东”,期间多次被收容。最后他流浪到黑龙江省距离哈尔滨50公里处的双城县下岬村,村民们...
读了一半了。觉得没必要读完了。三星。——读完了,明白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有点名气就能这样写书了?很好的话题,都这么随意处理了,最后两章连标题都错乱!能给出当初写《礼物的流动》一半的专业精神吗?再减一星。201504
评分2天。地铁和等待时间读完。越忙越能读书。
评分经验描述和相关理论分析都是很有意思的,可读性也比较强。但读完了总觉得差一口气,差在哪里?一是作为一个乡下人,书中所分析的种种,似乎我不做那么多次田野,也可以归纳提炼出来;二是本书主题是「变革」,但对49年以前的农村生活把我似乎不大够,有些想当然(这里自然有费孝通的过大的影响力)。没有引用秦晖的相关著作,实在是大遗憾!虽然我没读过什么英文研究农民、农村的文献,但秦晖的理论深度和穿透力,实在是讨论中国农民、农村氏不可或缺的啊。
评分十分失望,仅仅是一个标准化的中国研究,西方理论加中国经验,对于理论自身反思性不足,而经验田野也不进行深描。国家与个人的二元对立逻辑,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农村是uncivil individual,实际上背后的意思何尝不是civil society,好像没有civil society就是野蛮一般,远远不及更有反思性的中国学者的研究。
评分作者基本功非常扎实。但说到观点有多独到,倒是未必。之所以在美国学界受重视,倒正是源于对中国社会认知的滞后了。比较有趣的是第八章生育行为与观念的变化……第一胎是女儿而不愿生合法二胎的现象即使在现在,也不甚流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