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 “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1802-1870)的名著。一部洋洋一百多万字的小说,居然能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而不觉冗长,真不容易。一部表现复仇这一不知重复过多少遍的旧主题的通俗小说,居然能历时一百多年长销不衰,更不容易。而这两个“不容易”《基督山伯爵》都做到了,我们不能不叹服大仲马高超的小说艺术,对这部小说刮目相看。
《基督山伯爵》写的是水手邓蒂斯即基督山伯爵对迫害他的三个仇人——维尔福、邓格拉斯和弗南,这三人后来分别是司法、金融、政界的头面人物——复仇的故事。由于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险象环生,出乎想象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它扣人心弦,让读者难以释卷,实在不足为怪。另外,三个各异其趣的复仇故事,写的都是对作恶多端的大人物的胜利,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当然能让经常受气却又经常无奈的普通百姓颇觉舒畅解气。这部小说除了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极好的猎奇机会,更能让他们在白日梦的逍遥中获得了某种复仇的快感。这样的小说怎能不叫人喜欢呢?社会学色彩浓厚的评论家会说,这部小说通过写邓蒂斯悲惨经历揭露了法国当时的司法界的黑暗,是一部进步小说。这当然没错。更看重小说艺术本身的评论家会发现,小说的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同时又繁而不乱、环环相扣,充分显示了大仲马作为杰出小说家和剧作家的想象天才和结构能力。从文章学角度看,这是一部营造得天衣无缝的巨匠之作。
我每次读基督山伯爵感觉都不一样。 我小时候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感觉像武侠小说一样痛快,觉得基督山伯爵是个大英雄。就像所有英雄一样,他一开始也是个普通人,14年黑牢的折磨把凡人锻造成了英雄。我最爱看他从黑牢出来,挟着滔天的权势惩恶扬善快意恩仇那一段,太痛快了。...
评分我们往往以为悲剧的始作俑者是一群内心黑暗的小人,悲剧的过程是复仇,然后其结果是毁灭。 越是缺乏信仰的民族,越是对此深信不疑。 可是在基督山的身上,这个思维方式完全不通。他人生的一切追求看似都是为了复仇而作安排,但那个报复的过程是如此漫长,结果却是如此的微不...
评分如果流落荒岛的时候你只能带上一本书,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基督山伯爵》! 初识唐代斯是高中的一次偶然。某天在同学的座位里面发现一本超厚的书,那时甚至现在我也一直很迷恋那种厚书,总喜欢窝在床上或者坐在自习室里一鼓作气地读完。当时只读了几段就被深...
评分重看《基督山恩仇记》琐碎 伽蓝 March 1-16, 2003. 于深圳景田 1、最早看应该是小学三年级。那个时候看了很多很杂的外国小说。《幻灭》是第一本,印象最深是《三个火枪手》。这部因为有太强烈的复仇,总是很怕。尤其小时侯有一套小人书,其中第三册是不同的人画的,...
评分用最不俗气的笔法讲诉最俗气故事,五颗星不足以表达我对大仲马的钦佩。欲罢不能,愈久弥香(1400多页,看成星星眼~)
评分用最不俗气的笔法讲诉最俗气故事,五颗星不足以表达我对大仲马的钦佩。欲罢不能,愈久弥香(1400多页,看成星星眼~)
评分我最喜欢的小说
评分等待和希望
评分大学第一个寒假吧,春节读完,然后深深被主人公折服了!从监狱跳水逃脱的瞬间仿佛自己也被释放的释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