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說一個“性”字,隻訓信性字的字義,這是語言學上的問題。我所要敘述的“人性論史”,是敘述在中國文化史中,各傢各派,對人的生命的根源、道德的根源的基本看法,這是思想史上的問題。若不先把語言學的觀點和思想史的觀點,稍加厘清,則在討論中便無法避免木需要的混亂。
幾十年來,中國有些治思想史的人,主張采用“以語言學的觀點,解釋一個思想史的問題的方法”。其根據係來自西方少數人以為“哲學乃語言之副産品”的一偏之論,以與我國乾嘉學派本流相結托。關於哲學與語言的關係,亦即是思想與語言的關係,乃是互相製約,互相影響的關係,……
这门课就这么结束了,颜老师讲的庄子真的很迷人啊,没午休的我想睡觉都越听越有精神,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了。 (想到高中语文课老师只会让背《逍遥游》,真的应该引导学生审美,还有思辨。高中语文课把我们坑惨了。) 序言 一、人性论史以命(道)、性(德)、心...
評分标题注:《公孙龙子讲疏》是徐复观作为《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的补充材料于1966年由学生书局出版发行的单行本。现收录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在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的基础上,结合老子有无相生的宇宙创生论,重新理解了一遍公孙龙的《指物论》。相对于知行合一的中国...
評分 評分 評分标题注:《公孙龙子讲疏》是徐复观作为《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的补充材料于1966年由学生书局出版发行的单行本。现收录于《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在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的基础上,结合老子有无相生的宇宙创生论,重新理解了一遍公孙龙的《指物论》。相对于知行合一的中国...
看完要看的部分,記瞭三張信紙的筆記,很長見識,不知道的地方被一點點添補瞭空白,看得越多,發現自己越無知,尤其是曆史文化這種東西。大緻軌跡:王的失德而緻的神的失靈,從神到人,不同於西方的理性和信仰,形成的獨特的人文關懷,禮、仁、德等。ps:還有很多東西尚待學習,禮、仁、德的內涵。
评分道傢部分
评分以新儒傢的觀點去附會先秦的原始儒傢的典籍,強古人以就我。這就是“六經注我”?
评分基礎常識
评分有些地方“六經注我”的痕跡確實太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