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1915—2012),1915年生于德国柏林。1941年移民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1974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直至去世。其学术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和思想史等多个领域,著有《经济发展的策略》(1958)、《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1970)、《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的新描述》(1982)、《反动的修辞:保守主义的三个命题》(1991)《自我颠覆的倾向》(1995)等。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阿马特亚·森指出”艾伯特·赫希曼是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其著作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形势、人的理解”、“《欲望与利益》不仅在知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是赫希曙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既关注当代的经济理论,也关注历史上的经济理论。该著拥有文泛的读者,而不只是拥有经济学工经济学 史领域的读者”。
在本书中,赫希曼回顾了17和18世纪欧洲思潮,阐明了这一时期一个复杂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被谴责为一种贪婪的罪恶,然而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可借以控制人类难以驾驭的破坏性的欲望。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资本主义兴起的一咱全新解释,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紧密承接。赫希曼的发现颇具讽刺意义:现在我们认为资本主义最邪恶的特征,却是它最初的追求目标——压抑欲望以追求“无害的”虽然也许是单调的商业利益。
为了讨论经济发展是否会导致民主与自由的发展,我们可以将论题改为:人们对个人欲望与利益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民主与自由的发展;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个人欲望与利益的追求会导致现代经济体系大发展。 参阅阿尔伯特 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
评分一、【提要】 一段话总结: 作者进入复杂的思想大厦,调查了17/18世纪欧洲思想(如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联系)生态、恢复对资本主义的记忆、回顾有关“人性”的辩论,并从修辞学角度(及语义学操作)分析商业伦理的变化:“人性”演变为“主义”(“意识形态”时代)、从“欲望...
评分我在追溯现代社会中“激情的终结”的来龙去脉时,再次遭遇了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的《激情与利益:资本主义大获全胜之前的政治争论》(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Political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iumph)一书。以前虽然浏览过此书的中译本,但没有...
评分 评分人们处于这样的情境中,虽然他们的欲望可能会促使他们做坏人,然而其利益却阻止他们这样做。
评分……好想死一死……——finish!!
评分读出个大概,具体内容难作评价。懂经济学的入。
评分本书是一本梳理和归纳总结前人关于欲望、利益以及资本主义演变过程的提纲挈领性的工具书。全书最后也表明了作者的目的:“资本主义的批评者和维护者,都可以借助这里所叙述的知识史上的事件的知识来改进其争论。人们能够祈求于历史的,尤其是思想史的,很可能是:不是消除争议,而是提高争论的水平。”比较适合专业人士看。PS:这种哲学(思想发展史)的书读起来还是累啊。还是多读些经世致用的书会好一点。
评分一部看似很薄,实则内容丰富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