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1915—2012),1915年生于德国柏林。1941年移民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1974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直至去世。其学术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和思想史等多个领域,著有《经济发展的策略》(1958)、《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1970)、《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的新描述》(1982)、《反动的修辞:保守主义的三个命题》(1991)《自我颠覆的倾向》(1995)等。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阿马特亚·森指出”艾伯特·赫希曼是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其著作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形势、人的理解”、“《欲望与利益》不仅在知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是赫希曙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既关注当代的经济理论,也关注历史上的经济理论。该著拥有文泛的读者,而不只是拥有经济学工经济学 史领域的读者”。
在本书中,赫希曼回顾了17和18世纪欧洲思潮,阐明了这一时期一个复杂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被谴责为一种贪婪的罪恶,然而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可借以控制人类难以驾驭的破坏性的欲望。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资本主义兴起的一咱全新解释,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紧密承接。赫希曼的发现颇具讽刺意义:现在我们认为资本主义最邪恶的特征,却是它最初的追求目标——压抑欲望以追求“无害的”虽然也许是单调的商业利益。
在赫希曼看来,欲望的无限扩大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另一方面,人类又不会自觉地遏制自己对自身欲望的实现的满足。人类在明知扩大欲望会造成自身灾害这样的情境下仍旧去疯狂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本身就足以令一向彪炳理性的人类疯狂了。所以,人类必须找到这样一种方式,既能...
评分按:本文系冯克利教授为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胜利之前的政治争论》最新中译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所写的译者序。据赫希曼本人说,他这本书的构思,肇端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一句话:“幸运的是人们处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
评分在赫希曼看来,欲望的无限扩大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另一方面,人类又不会自觉地遏制自己对自身欲望的实现的满足。人类在明知扩大欲望会造成自身灾害这样的情境下仍旧去疯狂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本身就足以令一向彪炳理性的人类疯狂了。所以,人类必须找到这样一种方式,既能...
评分最近泡在这个主题的书籍中,试图能够理解现代化的过程。偶然看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核心观点很简单:人的欲望是破坏性的力量,资本主义时代则以个人利益这个比较不坏的东西,来取代/化解欲望这个比较坏的东西。两害相权,取其轻。 作者引经据典,分析了资本主义初期的诸多思想...
评分一部看似很薄,实则内容丰富的好书
评分2008年读的第一本书
评分“人们祈求于思想史的,不是消除争议,而是提高争论的水平”~
评分本书是一本梳理和归纳总结前人关于欲望、利益以及资本主义演变过程的提纲挈领性的工具书。全书最后也表明了作者的目的:“资本主义的批评者和维护者,都可以借助这里所叙述的知识史上的事件的知识来改进其争论。人们能够祈求于历史的,尤其是思想史的,很可能是:不是消除争议,而是提高争论的水平。”比较适合专业人士看。PS:这种哲学(思想发展史)的书读起来还是累啊。还是多读些经世致用的书会好一点。
评分从激情与利益的关系来反思现代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