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1930--)
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儒学在的代的解体过程,并进而展望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效用。所讨论的范围以政治、社会思想为限,不涉及形而上学或宇宙论,以求论旨明晰。
第一次听余英时余先生的名字还是在《现代汉语》课上,教授推荐我们去看《士与中国文化》,当时留了心,下来去图书馆检索,却只检索到这一本,因为自小便对侠客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前段时间读小马哥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再看这本书有大段在讲中国的侠文化,便毫不...
评分余先生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是一个有学问的学者,再然后是一个有学识的学者,层层拔高,步步高升。他有着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目力所及,杂乱纷然瓦解;他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却不随意棒喝他家之说。他仿佛是站在高阜上,看着底下人蚁纷扰,我自悠然自得。相对于牟宗三的...
评分余英时成一家之说,不能用政治暴力来打压,要在理路上看他的强为之说。 明清儒学的公私两分在他看来似乎是兀然迭起,但实则不然。不要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便是先父母,后天下也早就为孟子申说。但为什么在余看重的明清之际,他引列的何心隐、顾炎武、黄宗羲都只...
评分中国文化传统的苑囿内是否孕育着现代的思想因素,这个问题从章太炎刘师培以及国粹学派诸人的著作里开始发其绪端,而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提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而趋于极端化。余英时先生指出,无论是康南海谭浏阳等今文经学家,还是太炎等古文经学家,其在中国传统里寻...
评分巧合之下在图书馆借的此书,早已听闻余英时先生的大名,不过还没看过先生的书,作为在一个相对西化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虽然会背诵一些论语的名句,但对儒学实在是知之甚少。余先生在论述儒家在现代遇到的困境时,首先统筹全局的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演讲集,往往不若论文那般严格。看了首篇《创新与保守》,感觉这篇的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被生产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知识界;到现在,已是老生长谈。不过,这或者也可看作是这篇文字的精神足以开一代思想之风,流延传播,今人于其观点已经是日用而不察?果真如此,作者亦足以自壮。
评分两篇长文很好
评分演讲集,往往不若论文那般严格。看了首篇《创新与保守》,感觉这篇的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被生产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知识界;到现在,已是老生长谈。不过,这或者也可看作是这篇文字的精神足以开一代思想之风,流延传播,今人于其观点已经是日用而不察?果真如此,作者亦足以自壮。
评分演讲集,往往不若论文那般严格。看了首篇《创新与保守》,感觉这篇的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被生产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知识界;到现在,已是老生长谈。不过,这或者也可看作是这篇文字的精神足以开一代思想之风,流延传播,今人于其观点已经是日用而不察?果真如此,作者亦足以自壮。
评分起碼有三篇收進了《士與中國文化》,“怎樣讀中國書”也在《訪談錄》中有專講,所以看起來比較快些。……駁姜某那篇酣暢淋漓,痛快至極!……這次一不小心借的是三本都是樣本庫圖書,看得是爭分奪秒毫無懈怠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