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亦称《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公元一七○○年)立。碑旧在河北永年,久佚。存世拓本大多为重刻本。夏承碑书法奇丽。明代王世贞评此碑云:“其隶法时时代篆籀笔,与钟(繇)、梁(鹄)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精彩飞动,疑非中郎(蔡邕)不能也。”但也有些学者认为此碑孱杂篆体,与齐书风近似,或为北齐时所重刻。夏承碑较早的三本为“华氏真赏斋本”,其中缺三十字,由清代翁方纲补写。现据此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喜此书风,非汉法,但好像阮元、桂馥都是这个路子。
评分元王恽云:“近观公(按指蔡邕)建宁三年所书《五官功曹掾夏承墓表》,真奇笔也,如夏金铸鼎,形模怪谲,虽蛇神牛鬼,宠杂百出,而衣冠礼乐已胚胎乎其中,所谓气凌百代,笔陈堂堂者乎!?”(《秋澜集》)明王世贞谓:“其隶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钟(繇)、梁(鹄)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精彩飞动,疑非中郎不能也。然蔡集不载,而他书亦不可考,姑阙之以俟知者。”(《弇州山人四部稿》)清王澍谓:“此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绝异。然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学之不已,便不免堕入恶道。学者观此,当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虚舟题跋》)翁方纲评云:“是碑体参篆籀,而兼下开正楷法,乃古今书道一大关捩。”大二下学期凌晨民间文学概论课上所读,研一下学期上海博物馆观一过。
评分此碑书风实在特别。
评分不喜此书风,非汉法,但好像阮元、桂馥都是这个路子。
评分不喜此书风,非汉法,但好像阮元、桂馥都是这个路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