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俏,知名美食专栏作家。1980年出生于上海,作家、媒体从业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医学史硕士,思想史学士,出版长篇小说《开往高丽的慢船》,杂文集《人和食物是平等的》翻译《带着蛙鱼去旅行》,与朋友合著图文小说集《复兴公园》。
喜欢美食,喜欢华服,喜欢热闹。个人写作的灵感源于好玩,源于温暖。曾经为《上海一周》、《Luci》、《东方早报》、《女友》、《城市画报》等报刊开设专栏,分别撰写医学、奢侈品、美食、情感、星座等内容。
当人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不需要老学究般地对它追根溯源查家谱,也不需要神经质地将它们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打入地狱,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苦恼和快乐,它们与人的相处共存,它们与人碰撞出的火花。
作者用写人的方法写食物,《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很像一本来自食物王国的哲学书的名字。希望这本书不是菜谱,也不是觅食指南,而是我们和食物的《老友记》。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人类对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食物的描述已不再是“它能否充饥耐饿”,而是“它是否好吃新奇 ”。食物在人挑剔的味蕾的判断下,有了三六九等区别,渐渐地失去了主宰的地位,而被人类所挑选和奴役。
我上课看它,自习看它.让人心情倍佳的书.恩~~~饿的时侯和吃饭的时候考虑不要看 呵呵~ 我喜欢她说厕所里吃枣那段 a funny episode~~~~
评分这是一本初级专栏作家的入门教材。 读《人和食物是平等的》是怀着感谢的心情,它既不象艾柯知识分子字典般的《误读》,也不必要象连岳《神了》通读五遍英文版圣经。她的好处全在于鼓起了我成为一名专栏的勇气。 如果常人的生活是吃饭、睡觉、排泄,那么“殳俏”们的生活还有...
评分列维•施特劳斯说,女人和食物的交换(des échanges des femmes et des nourritures)是社会群体相互结合,并使这种结合显示出来的保障手段。《论语•卫灵公》里也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样的话。还有一句更有名的话“食色性也”,却是告子说的。据说这句话表达出马...
评分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部日剧《孤独的美食家》。虽然作者说她不是美食家,因为她不喜欢对食物评头论足划分等级。但日剧中五郎大叔美滋滋的享受每一餐的感受,和作者在食物中获得的欢愉是一致的。 作者的想法非常浪漫和美好: 当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
也许是因为专栏的篇幅和供稿时间限制,这书里的文章满是常识和逻辑错误,还有不少对素食者的歧视观念,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很下饭的书。
评分勉强三分。有没有人觉得胡扯为主?世上没有绝对的便宜,却有大把大把的快乐。
评分的确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东西^_^
评分读殳俏的写“吃”就是亲切温暖,不用战战兢兢,更不用查阅相关资料,没有高逼格的人生领悟,也没有掉书袋的老生常谈,完全就是吃货与食物的往事。
评分聪明人爱美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