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博集天卷
页数:338
译者:张振玉
出版时间:2006-5
价格:2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35017
丛书系列:林语堂文集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传记
  • 苏东坡
  • 苏东坡传
  • 历史
  • 苏轼
  • 中国文学
  • 文化
  • 苏东坡
  • 传记
  • 历史
  • 文学
  • 北宋
  • 散文
  • 豪放派
  • 人物传记
  • 中国历史
  • 经典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会性 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目录信息

译者序
原序
卷一 童年与青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公元一○三六年—一○六一年)
第1章 文忠公
第2章 眉山
第3章 童年与青年
第4章 应试
第5章 父与子
卷二 壮年 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六二年—一○七九年)
第6章 神、鬼、人
第7章 王安石变法
第8章 拗相公
第9章 人的恶行
第10章 两兄弟
第11章 诗人、名妓、高僧
第12章 抗暴诗
第13章 黄楼
第14章 逮捕与审判
卷三 老练 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公元一○八○年—一○九三年)
第15章 东坡居士
第16章 赤壁赋第17章 瑜珈与炼丹
第18章 浪迹天涯第19章 太后恩宠第20章 国画
第21章 谦退之道第22章 工程与赈灾
第23章 百姓之友
卷四 流放 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国元年(公元一○九四年—一一○一年)
第24章 二度迫害
第25章 岭南流放
第26章 仙居
第27章 域外
第28章 终了
附录一
年谱
附录二 参考书及资料来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还没看完,慢悠悠的翻着.林语堂这本书原是用英文写的,张振玉译笔还算不错,但粗糙之处也随处可见,比如卷一第一章处: 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这段文字殊为怪异...  

评分

宋代的历史有时是有些害怕读读的,因为宋代给予的是太多的沉重太多的耻辱和悲哀,没有汉的“安得猛士守四方”的豪迈,也没有唐代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浪漫潇洒,即便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也在时代的冲击下往往未酬,最后只能“醉里挑...  

评分

评分

人物传记的第一要义是纪实,非虚构性,否则这只能说是一个文艺作品,冠之以“传”字恐就是对被传者的不负责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他向西方人推介中国文化的又一英文作品,并引起了西方对宋朝士人文化的关注与议论,这一卓著贡献绝不可抹煞。但经译回中文的张振玉版《苏...  

评分

最后一章讲到太皇太后的时候,偶然出现这样几句话——“在对人终极的判断上,我们仍然逃不出两个基本的形容词‘好’与‘坏’。”当阅尽作者的一切叙述,全书几近完结之时,看到这样的话,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原来林语堂先生也知道只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是不妥当的,那这整个一...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的很差,已经把逻辑性给翻译没有了, 读的很怪。。。。

评分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苏东坡以此评韩文公 也表露了他的心迹。一路读来 真是为他历经的坎坷难受 所幸小人虽纷扰不停 而东坡友人遍天下 也一直帮他护他 更重要的是 他始终是自己。他是一个以天下为已任的人 也是潇洒傲然 文才无匹的人 但最让人感动的是 他那赤诚的心灵。苏东坡 不愧为伟大的人!

评分

不知道是翻译过来的原因还是本身要给老外看。读起来有点不那么顺畅。没有那种想一口气读下来的感觉。

评分

苏东坡落魄英雄,虽落魄,还是英雄风骨,林语堂,小文人,有才情,类今日余秋雨辈,气节胸襟皆不足也,语堂评东坡,如使闺中妇人画关云长,绵细有余,神骨难肖

评分

苏东坡落魄英雄,虽落魄,还是英雄风骨,林语堂,小文人,有才情,类今日余秋雨辈,气节胸襟皆不足也,语堂评东坡,如使闺中妇人画关云长,绵细有余,神骨难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