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1790年,亚当·斯密在克科底去逝。他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发表于1776年,是亚当·斯密最负盛名之著作,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论述劳动、劳动产品分配到社会各阶层的自然顺序;第二篇论述资本的性质、逐渐积累资本的方法及资本用途与其所推动的劳动量的关系;第三篇论述不同国家对于劳动的一般管理或指导的不同计划及其原因;第四篇论述因管理劳动的计划不同而引起的各种经济学说,阐明这些学说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五篇论述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就内容而论,这五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二篇为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余三篇为第二部分,主要从这些原理出发,分别论述国民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财政学。
亚当·斯密以劳动价值理论来说明社会生活,在他看来,社会财富来自劳动,但他试图证明:为了把人类推进到伟大的境界,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持自然所规定了的事物的正常秩序;对每一个人而言,只要他遵守正义的原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追逐自己的利益,允许他把自己的勤劳和资本投入到与同伴们的自由竞争中去。亚当·斯密不仅考察了社会的经济关系和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还研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他对人们精神生活的研究脱离了他所论述的物质生活。
很佩服该书的两位译者!两位译者有一项独特的能力,他们写的每一个字你都能看懂,但是你就是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妈的!
评分【按语:在阅读《国富论(1776)》之前,尚未来得及仔细阅读《道德情操论(1759)》,虽然知道后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道德基础,因而只能暂时设定《道德情操论》与休谟《人性论》卷3中的道德理论是高度类似的:在休谟以同情原则来将...
评分斯密论分工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这样描述十九世纪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而事实上十九世纪是一个资本的时代。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席卷了全球,带来第一波世界性的产业革命,财富与生产力双双向前,资本主义从此取得了历史的胜利。正当其时,脱胎于...
评分亚当·斯密与原始积累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读书报告 1、亚当·斯密笔下的资本积累:节俭的神话 作为被现代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追认为开山鼻祖的亚当·斯密,其著名著作《国富论》尤其是其中“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已经为人所熟知,并用来证明自由贸易和政...
评分之所以加上“我认为”三字是因为我知道许多人对此会嗤之以鼻。但不管你们现在怎么看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总有一天人类会承认。 事实无数次的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体系需要不断的通过附加条件加以修补,那么就说明这个体系本身很可能就是错误的。当年的地心说理论...
古典经济学
评分看的很累 给我最深的影响就是文章读起来太别扭,有可能是因为和作者处于不同时代的缘故吧,查阅了一下,本书翻译于70年代,字句读起来太过文言,不建议现在的人读这个版本的译文~~
评分大概读了下,有的内容还是很难细度的,比如看他举得数据例子,不过关于经济的原始形态,初步有了了解,最自由的竞争是促进劳动率提高的最好方式,这可能有点太理想了,并不是人人都能认清货币作为交换工具的真实面目,在如今,一个人有多少货币就有多少购买力,成了拜金主义,于是就想货币-商品-货币,货币成为人追求的起点与终点,商品只是积累货币的手段~~ 还有很多的不懂,要慢慢理解~
评分看的很累 给我最深的影响就是文章读起来太别扭,有可能是因为和作者处于不同时代的缘故吧,查阅了一下,本书翻译于70年代,字句读起来太过文言,不建议现在的人读这个版本的译文~~
评分太难啃了。得闲肯定要刷第二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