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nk Piano,生于1975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现执教于剑桥大学。小说、随笔、政治评论散见于《芙蓉》、《希望》、《南风窗》、《外滩画刊》。曾以DrunkPiano网名在某海外网站,连载其主要小说作品。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这本书的评价是9分。 9分? 天啊,9分…… 没错,作者是个对生活认真的人,但这是评价人的标准,不是书的; 没错,作者有点小可爱有点小刻薄于是显得“小真实”,但仍旧是小,而且,这仍旧是评价人的标准,不是书的; 没错,作者的语言近乎平实,写的东西也平实(其实我更...
评分虽然自己很喜欢经常对乱发感慨,发牢骚,讲一些自以为有深度的见解,但我一向对小品文,随笔不甚感兴趣。总觉得是如我辈之流一拍脑袋写出来的东西,作为个人抒发胸臆,自我消遣还不错,真要认真起来,还真什么都不是。 友人推荐给我这本书,正好最近赋闲在家,看本好书绝对是...
评分最近逢人就推荐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书一直放包里随身带着,有空就拿起来读读。语言很睿智,犀利,又很幽默,非常有阅读感,而且非常的有总结性。任何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在她笔下都可以变得非常的可爱和有深刻道理。更神奇的是,这位人大清华哥大哈佛一路狂奔最后落在英国...
评分在查资料赶书稿及搬家新床不适症的双重刺激下,连续几夜毫无悬念地失眠。今晨一时彻底放弃了挣扎抗争的辗转反侧,读刘瑜这本已不算新的新书。或颦或慨,终于在三点左右忍不住爆笑出来,而摧毁我笑点的,正是《色》里那段对中国男留学生群体相貌身材的恨铁不成钢: “在...
评分万圣书园二楼一进门的侧面,挨着楼梯口,基本上摆的都是人文社科类。在看过了《读库》和《我呸》后,看到了这本书。 开始并没有想买,只是想着一个人在外地工作,平常除了健身、看书、漫无目的地漫步在成都街头,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不过,可做酝酿睡觉之书。 ...
其实就是书读得太多,想得太多,絮絮叨叨,但是忍不住又产生了共鸣,一直对啊对啊就是这样的感觉
评分大龄文青女博士装嫩自黑扮俏,几乎每篇都妙语连珠,这些“子弹”打在身上不疼,还怪痒痒,怪舒服的
评分喜欢刘瑜这样的,明明厉害的要死,却把姿态放得很低很低。
评分无论周围有多少人称赞,我还是觉得这位小资的女公知,浪费了这样好的一个书名。
评分最大的感觉是这本书的编辑杂乱无章,使得那五个章别的分类失去了意义,就如同一本摄影集,经过内容编辑与画面排版的,与只是弄一沓装订成本的在观感与阅读上是有极大区别的,而这本书在编辑上相当欠缺诚意,杂得零零碎碎。其次是,刘瑜很喜欢提出一个个观点与看法,但她抖出了太多名词想要支撑一个观点,却没一个能讨论得透彻,所以那些讨论就只是一个个名词的集中,此处显得观点很狭隘,总结得也很马虎。或者正如后记所说的,这是她的私人博物馆,正因为这本书于她的私人感情太重,所以忽略了观者的感受。在我看来,这本书大部分内容欠缺营养,要是大量删减三分二内容,剩下的三分之一就会是很好读的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