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Immanuel C.Y.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段痛史,让人伤心、痛苦,咬牙切齿的事儿,一个又一个,挨打、割地、赔款,没完没了。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近代史的时候,多少天连饭都吃不下去。显然,这些伤心事儿,多半跟洋人有关,不是洋人打破门闯进来,哪儿会有这么多事儿呢?虽然说,洋人没来的时候,中...
评分作者把中国近代史划定在1600至2000的四百年间,这是封闭的中国和西方接触、冲突和共处的历史。 第一阶段:接触 除了与西方的贸易外,就是与传教士的互动,但这样的接触带给中国的是历法及少数的科学分支,没有改变中国文化对外来刺激的不可渗透性,阻碍了中国任何现代化的进展...
评分阅读的期望与失落感 先是在豆瓣上看见很多人在读这本书,于是动了想看的念头,但国内的简体版本删节了很多,不值得看.就想从网上下一个繁体的未删节的版本,找了个网址,但下的很费劲.忍不住就在当当订了一简体版本的,有总比没有,聊胜与无. 没想到过了两天,在网上竟然下来了一个PD...
评分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过他所处的中国正经历着“三千年来从未有之大变局”。其实从李鸿章的时代到今天,又过百余年,其间我们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以上帝的名义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30年的洋务运动/同治中兴,到日后的甲午海战,大革命,新文化运动,军阀乱战,抗日,共产中国的建立,...
评分終於看完了這近千頁的巨著,此本巨著完全可以作為一本很好的歷史教材,雖然沒有太多史料上的創新,至少融合了爭議與非爭議的全部內容,比較詳細,同時,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利用其在政治學與社會學的淵博知識,作了誠實而中肯的定性分析,歷史學可以說是文科生的共愛,因為,...
修行39th,pchome全球购入手,两日不眠不休读完,略感索然,一千页书写四百年,不觉草率与一笔带过,作为通史已经极为杰出,叙事简略而全面,说事清楚明白,弱点在于时间线略有混乱,而我最感兴趣的535部分写的非常业余坑爹,由于前段时间在读港中文国史,毛部分读来一目了然,邓部分反而觉得受益不少,中规中矩一本书,不是特别好,但是是通史类里很杰出的存在。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此书译者不好,很多地方译的不台湾不大陆,如“史太林”,又如把窑洞译成洞穴等,可惜
评分虽然阉割了但还是很好看,我要去买繁体版
评分读的是繁体版。不错的教科书,反映了1960年代米国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研究水平。今天读的时候,对学术性的期望不要太高就好。
评分记忆中的一些冰冷词汇,如鸦片战争,百日维新,辛丑条约,北伐战争……理科生的中国近代史是突然到来的,这本书非常生动地填补了从明末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大段空白,作为对已有知识的印证和互补。虽然它温和友好,而且回避了很多问题,但依然值得一读。
评分无甚新意。事实与数据陈列很多,但分析与检讨没有独特的框架。举例一甲午海战的结果,直接以腐败作原因,太过粗放且忽视了技术因素。最后几章当代史有些事实,例如说2005年深圳100平的房要50万,合8万美元,已经和洛杉矶的公寓房相当,言下之意不应当,明显轻视当代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