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美] 徐中约
出品人:
页数:636
译者:计秋枫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6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287128
丛书系列:后浪大学堂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徐中约 
  • 中国历史 
  • 近代史 
  • 中国 
  • (美)徐中约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次聊到在看的书,Morven君说:“我也喜欢看历史,不过你为什么看中国近代史啊,我一看就气。”我听完一愣,细思极恐,于是准备正儿八经的回答他的问题。 不晓得他的想法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代人的感受。我们接受的历史教育,尤其是近代史,不如说是政治教育。得承认历史是任人...  

评分

这本书以作者的独立思考将中国近代的历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完全不同于中学课本那种洗脑式的历史口号。作者在书中是有其个人的观点的,但都是有相关材料作为支持的。 不过可惜的是,很明显的,在国民政府以及共和国历史的相关部分是被删节了的,这一部分在这版中明显不完整。可...  

评分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段痛史,让人伤心、痛苦,咬牙切齿的事儿,一个又一个,挨打、割地、赔款,没完没了。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近代史的时候,多少天连饭都吃不下去。显然,这些伤心事儿,多半跟洋人有关,不是洋人打破门闯进来,哪儿会有这么多事儿呢?虽然说,洋人没来的时候,中...  

评分

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中,中国的近代是突然到来的:传统教科书都强调1840年鸦片战争的指标性意义,当时这个已昏睡百年的帝国被洋人的枪炮惊醒,从此不情愿地被人卡着脖子、步履蹒跚地拖进现代化的角斗场,从而与其过往的悠久历史产生一个深刻的断裂。 这个主导性的说法突出了中...  

评分

这本书以作者的独立思考将中国近代的历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完全不同于中学课本那种洗脑式的历史口号。作者在书中是有其个人的观点的,但都是有相关材料作为支持的。 不过可惜的是,很明显的,在国民政府以及共和国历史的相关部分是被删节了的,这一部分在这版中明显不完整。可...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读史明显感受到自己或多或少受到习得观念的影响,解读某些众所周知的事件时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这样便更体会到话语权对人能够产生多大潜隐默化的影响。在我看来,清史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它既有典型封建制度,又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特性。以清为例,政体国策广泛影响社会各阶层的思维惯式,在不知亦缺乏创新能力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易于陷入因无知而无畏的自满状态,故而对外界互动需求不论出发点与因此产生的结果好坏普遍抱有无视与否定的态度,愚蠢的把机遇变成了危机以致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平衡又无法重塑适应新时代的秩序。想来智力有限是人最无力回天的无能。

评分

大陸閹割

评分

本来想一天看100页的,今天没忍住一口气看完了。五星是给全本非阉割版的,最后几章看得老泪纵横。摘录:没有人质疑政府捍卫自己的权利,也没有人期望政府在受到垮台威胁时交出政权,然而,这里的问题并不是生死或存亡,而是与学生领袖见面,讨论反腐败措施和政治自由化。根本的问题是,政府有没有正确、诚恳的判断挑战,并设计适当的应对措施,答案是“没有”。大多数文明国家,对大规模公众示威,都是采用非致命器械,水龙头、催泪弹,防暴警察也装备警棍和盾牌,但绝对没有坦克和枪炮。………………最可悲的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伤害,他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忘记镇压的痛苦经历,也不会宽恕任何人。

评分

最后几章很奇怪,有机会要看看繁体版是怎么写的。

评分

书写的中规中矩,把中国近代史串联了一下,引用的数据很多,史实细节上的出入很多,有些史事的分析恕难苟同,所以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呢?总不能就因为海外华人没有顾及,可以写些禁忌内容,咋们就一窝蜂的好评,对吧?ps:我看的是完整版,没阉割,一样不喜欢。 理性?客观?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