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鼎斋无机客 我已经是很久时间都没有阅读过大陆的原创主流文学了。最近读过的一部,就是王刚的《英吉利士》了。于是就买了一本《小说月报》。2007年1月号。 里面的差文章也有,而且是除了文字有点意思外,思想主题和观察都逊色得很。这里就不提了。 直到读到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才觉得买杂志的5块点值了。 我在中学时候,买过一本华艺出版社出的王朔精选集,所以对王朔的精品之作,都读过而且很喜欢。喜欢王朔,不是喜欢他的痞子语言,而是喜欢他作品中渗透出来的观察。 作家,闭门造车永远...
评分从初中就开始看小说月报,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快四年了。小说月报很精彩,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从小说中改编而来。可惜现在小说月报涨价了,原本五块钱的现在六块五了。。。原本十块钱的现在十二块了……涨价涨价只有工资不变。。。想说爱你越来越不容易了!希望我还能看得起……
评分夏天敏 《冰冷的链条》 (3) 山区题材作品,语言比较奇怪,文化程度不高的小说人物常常会发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自省和反思。 范小青 《不要问我在哪里》 (2) 毫不客气地说,这篇小说就是垃圾,想要反映怎样的主题,我想问作者这个问题。 李春平 《郎在对门唱山歌》 (3) 作品停留在讲故事的程度。 肖克凡《饼子片断》 (4) 三个断面构成一篇作品,留白令人回味。 钟晶晶《桂花雨》 (5) 给满分是因为作品的主题,大胆。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冠冕堂皇背后,才是历史的可笑真相。 鲍十《芳草地去来》 (5) 一篇很有时代气息的...
评分在当下的文学阵营里,找不出几本这么坚持的了。但是,也看出稿件质量的良莠不齐,其莠,让你一看就知道是关系稿,记得一篇《长脚的别墅》,把我恶心到不行。 还有,编辑们似乎有一些特别嗜好,2004年的12期,临近一年结束,里边几篇力作几乎都围绕一个“死”字做文章,令人感到2005的不寒而栗。 2006的11期,首篇写当代的中学,为升学率而出现的种种匪夷所思之举,直指当代教育的悲哀。 不管怎样,这一是部总是跟着时代走,总是走在现实的百姓生活中的杂志。
评分很久没有看这些小说刊物了,当初可以陪着啥都不懂的我走过了小学和初中时光,那时也奇怪,老妈不让我看琼瑶、芩凯伦和严沁,但是这一类的刊物,甚至收获、译林,从来都不限制我。 常常觉得很久没有看到好的小说了,那些单本发行的国内小说,看完总是觉得胸口堵了什么似的,非常不痛快,于是近几年的小说基本不看了,还是翻回老书。 却知1月随意买了一本当月的小说月报,让我找到了当今的好故事。看完整本书,书中有印象的实在不少,在我感慨现在看完书后啥都不记得的当前,实在让自己惊奇一下。 好的故事很多,很想每篇都讲一讲,但是太多,挑一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