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季羡林 读书 个人修养 散文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教育 文学 杂文
发表于2025-05-24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这书很一般,我以为是方法论,原来是属于自传+部分散文性质的编录集.编者从季老的作品中选出一些题目比较接近的东西编成书,但是那些题目很多是不连贯的,导致没有中心,东说一遍西说一遍读完后基本没什么收获
评分基本上是季老關於書的散文的合集。跳過了一些不感興趣的,比如說他所推崇的陳寅恪的愛國思想。
评分是书编得一般
评分基本上是季老關於書的散文的合集。跳過了一些不感興趣的,比如說他所推崇的陳寅恪的愛國思想。
评分第一本尝试做随书笔记的一本,对不起语文老师了……高二语文课上就在干这个……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是《季羡林谈人生》之后有一结集,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季羡林《读书治学写作》小札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说实话大多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没有特别深入地研究过哪一本书。无聊的时候看,迷惘的时候看,偶然地逛到图书馆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本书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坐着看半天,为了了解专业知识好通过考试面试通宵达旦看专业书这种功...
评分冲着国学大师的名号看的这本书,后悔了。和当年看王蒙的书有同样的感受,从内容到形式,讲的道理四海皆准,可怎么看都是教科书的范儿,逻辑完美的令人发指。是不是那一代人写书都这个味道呀?还是搞学术的写文章都是这个样儿?可钱钟书不是呀?写的《围城》虽说不上字字珠...
评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薄书看完,启发收益很多,一时难以尽述。《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一文,时代特色分明,读后略有所思,聊识于此。 这是季老1949年写的文章,提出要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我看大可不必。很多学问不是每一个人都要了解的,甲骨文、金文,对一般老百姓就没多大...
评分初读时十分不明白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篇幅讲考证 于是乎没有多大兴趣读下去 再读时 才醒悟到 原来这不仅仅是考证两个字 包含的更是对学术研究认真严谨的态度 甚至渗透在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对于问题的观点 他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敢于提问 要把问题放在脑子...
评分读大师的书,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小事情见大道理,虽然文字朴实无华,但是每一句都包含真理,让人折服。大师看人生的角度也是我们应该多学习和借鉴的,不受他人影响,不以他人的要求来过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看世界,这个世界将会不同。读完之后,让人受...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