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見洋二(Asami Yoji),1960年生,日本崎玉縣人。1985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前期課程中國學專業,獲文學碩士。曾任山口大學人文學部助教授.現為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文學專業助教授。2003年至2004年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有《蘇軾?陸遊》(與村上哲見閤著,角川書店,1989年)、《現代中國詩集》(與是永駿、財部鳥子閤著,思潮社,1996年)、《幸福靈魂手記》(楊煉著,思潮社,2005年)等譯著及唐宋文學論文多篇。
本書作者選取詩論、詩評、詩文作品等大量文獻資料,采用以“作品”和“讀者”的關係為焦點的接受理論研究視角,對處於“唐宋變革”時期的中國“作品是如何被閱讀”的諸多事實進行獨到的探討和闡述。全書涉及“風景與繪畫之間的關係”、“詩與繪畫的關係”、“詩中有關‘形似’功能的問題”、“詩與曆史記載、曆史學關係的問題”、“詩人的內部世界與詩人所處外部世界、自身與他者間的關係”等詩學重要命題,有力地揭示齣瞭唐宋之間“詩學觀念上的斷層”現象。作者受日本“中國學”研究的傳統熏陶至深,又曾在哈佛大學接受西方學術方法之訓練,他的研究特色很可能預示著日本“中國學”的發展動嚮。
层层铺垫的论证:从“天开图画”谱系,谈风景如画的观念演变和“诗景”表达,避开诗画关系讨论。再直接进入宋代诗学,由“诗中有画”带出“宛然在目”观念。再倒回梳理“宛然在目”谱系,从中找寻“诗中有画”观念的萌芽,认定始于中唐。再论盛唐“著壁成绘”与其后“诗中有画...
評分层层铺垫的论证:从“天开图画”谱系,谈风景如画的观念演变和“诗景”表达,避开诗画关系讨论。再直接进入宋代诗学,由“诗中有画”带出“宛然在目”观念。再倒回梳理“宛然在目”谱系,从中找寻“诗中有画”观念的萌芽,认定始于中唐。再论盛唐“著壁成绘”与其后“诗中有画...
評分层层铺垫的论证:从“天开图画”谱系,谈风景如画的观念演变和“诗景”表达,避开诗画关系讨论。再直接进入宋代诗学,由“诗中有画”带出“宛然在目”观念。再倒回梳理“宛然在目”谱系,从中找寻“诗中有画”观念的萌芽,认定始于中唐。再论盛唐“著壁成绘”与其后“诗中有画...
評分层层铺垫的论证:从“天开图画”谱系,谈风景如画的观念演变和“诗景”表达,避开诗画关系讨论。再直接进入宋代诗学,由“诗中有画”带出“宛然在目”观念。再倒回梳理“宛然在目”谱系,从中找寻“诗中有画”观念的萌芽,认定始于中唐。再论盛唐“著壁成绘”与其后“诗中有画...
評分层层铺垫的论证:从“天开图画”谱系,谈风景如画的观念演变和“诗景”表达,避开诗画关系讨论。再直接进入宋代诗学,由“诗中有画”带出“宛然在目”观念。再倒回梳理“宛然在目”谱系,从中找寻“诗中有画”观念的萌芽,认定始于中唐。再论盛唐“著壁成绘”与其后“诗中有画...
M
评分看到目前六人集裏最喜歡的一本
评分挑著讀瞭幾篇關於“詩史”的,隔行如隔山,兩眼一濛圈。
评分PDF版。
评分作者於書中集中探討瞭唐宋間詩學觀念斷層的方方麵麵,鄙人獲益甚多,就是重複性的地方稍多,且還有言而未盡的感覺,希望我國能繼續引介淺見先生的研究性專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